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賦稅人權 文章列表
#
賦稅人權
約 1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不知台灣賦稅人權現況的立委,請勿輕言修法!
立法院九月開議後為了廢印花稅、開徵囤房稅等問題爭論不休,雖然是為維護地方權益或居住正義而論戰,但因為台灣稅制問題沉痾至深,許多細節宜深思熟慮後再做決定,所以很期盼委員們能對台灣賦稅人權現況多些瞭解,方能避免讓無辜百姓再次受到傷害。
張雅平
2019-11-17 05:20
新聞
國內
財經
納稅是人權還是義務? 納保法上路 學界批評財政部對賦稅人權認知不足
台灣的所得稅納稅義務人有將近700萬人,「納稅,是人民應盡的義務」,一直是政府不斷灌輸人民的觀念,然而,你我可曾想過,納稅人也應該獲得一定的權利保障?去年2月,大法官會議作成釋字第745號解釋,這項被外界形容為「名模條款」的解釋,主要爭論焦點在於所得稅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未許實額減除費用是否違憲」。去年底上路的《納稅人權利保護法》,更首度將「賦稅人權」明文寫入法條,讓賦稅與憲法保障的生存權、工作權、財產權的保障,有了正式的掛鉤,然而,《納保法》上路一年,台灣的稅官對於「賦稅人權」的認知,落實了嗎?
林上祚
2018-12-14 17:02
地方新聞
台北
納稅人的權益不如動物?為台灣「賦稅人權」制度把脈
納稅真的只是「義務」嗎?眾多學者們指出,納稅更是「權利」,無論政府還是人民,都該清楚明白「賦稅人權」的意義。我國《納稅者權益保護法》(下稱《納保法》)於2017年12月28日施行,台灣大學法律系兼任教授、台灣稅法協會理事長葛克昌即明白指出,「整部《納保法》係以『賦稅人權』保障及『租稅正義』追求為核心理念。」揭示納稅人都應該要關注「賦稅人權」。
劉致柔
2018-12-11 13:23
地方新聞
台北
生存乃基本人權 自住房課稅應謙卑再謙卑
「賦稅人權」關乎憲法基本權中的「平等權」、「工作權」、「財產權」與「生存權」,而與「財產權」和「生存權」息息相關的「居住權」,當然也受憲法保障而為其中一環。對此,前行政院長、現任財團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曾說,自住房屋稅應謙卑;而康克爾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趙文銘則認為,這句話應解釋為「維持國民基本生活所需的財產,是國家不得課稅的『基本權保障禁區』,或者應採取友善的課稅方式,不能超過財產可能獲得租金的一定比例。」
劉致柔
2018-12-07 16:31
地方新聞
台北
納稅不再只是義務 權利更該懂得爭取
憲法第19條規定「人民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但納稅真只有「義務」嗎?稅法學上不斷主張的「賦稅人權」,就是納稅人應重視的「權利」。台灣大學法律系兼任教授、台灣稅法協會理事長葛克昌指出,稅法乃富含憲法意識之法律,亦為憲法上基本權具體化,與庶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之表現。他更說,人性尊嚴與人格自由發展更為賦稅人權之底線。
劉致柔
2018-11-29 14:15
新聞
國內
財經
賦稅人權》超徵稅款年收5000億元未退給人民 「政府什麼都沒有做」
中華人權協會、法稅改革聯盟、中華民國記帳士公會全聯會12日共同舉辦「2018賦稅人權校園PK賽」,來自全國15所大學、27個系所的大學生、研究生共同角逐4萬元獎金,為賦稅人權Fighting!在比賽中談到,財政部連續4年超徵5000億,超徵的稅款是否該退還給人民?學生認為,政府超徵的稅款應還給人民,如澳門政府就有住宅電費補貼、醫療券、養老金的發放,有很多種方式可以運用在台灣社會,但政府都沒有做。
黃宇綸
2018-05-12 19:36
新聞
國內
財經
賦稅人權》國稅局「釣魚式稅單」 報稅恐成冤大頭
5月是報稅季,要小心收到「釣魚式稅單」!因為國內財稅體系法治觀念不足,導致賦稅問題層出不窮,「2018賦稅人權校園PK賽」在今(12)日舉辦,期盼以年輕觀點推廣賦稅法治與人權觀念,減少賦稅爭訟與避免賦稅冤案發生。像是真理大學法律系教授吳景欽表示,他收到4年前國稅局開出的稅單,前往國稅局調資料,臨櫃人員卻以基於隱私權保障,無法提供資料,讓他直呼「看自己的稅務資料也有隱私權的問題?」
黃宇綸
2018-05-12 19:07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請勇敢站出來捍衛自己的賦稅人權
筆者從事稅務會計工作二十多年,最近聽到一位專打稅務訴訟執業律師的分享之後,感同身受!她說辦稅務案件心裡最不平的是常被批評:「妳就是愛錢啊!去幫人家逃漏稅,不愛國等之類的…。」一般民眾不會把稅務案件跟人權綁在一起。但事實上,稅務案件不是只侷限在錢的問題,更是人權的議題。她最近處理一個小本經營企業主,遭同業忌妒,而被惡意檢舉,收到莫名的稅單,除了被追討巨額稅金,銀行帳戶也被凍結,無法繼續做生意,企業主的雙親更因無故的災難而整天恐懼,無法入眠。
沈亮亮
2017-03-17 06:2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賦稅人權經得起國際人權兩公約體檢?
筆者在網路收看第二次國際人權專家審查國家人權報告,第三天議程審查,財政部代表得意揚揚,回答國際人權專家賦稅提到,財政部政府對於賦稅人權的保障其實長期以來都不遺餘力…云云。
邱永蘭
2017-01-22 06:1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霸王條款 藐視賦稅人權
最近鬧得沸沸騰騰的,就是考選部訂了一個霸王條款,稅務人員的高考不考「民法」與「稅務法規」,不知如何用自己的專業服務百姓?那大學教育就用通識課程就好了,因為「專業」無用論,若廢除了專業科目,稅務人員如何依法行政?
莫忘
2017-01-19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