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23日至10月25日之間,毛澤東發動第二次臺海危機。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對駐守金門和馬祖的中華民國國軍發動榴彈砲突擊,在四十四天內向金門射擊砲彈近50萬發,並企圖封鎖海運線,圍困金門。在砲戰初期,國軍猝不及防,傷亡慘重,但隨著戰事持續,逐漸恢復戰力,雙方多次戰鬥,互有勝負。9月22日,美國支援的八吋大口徑巨砲運抵金門,國軍反擊力量大增。美國還緊急運送AIM-9響尾蛇飛彈給中華民國空軍,擊退中國空軍的進攻,導致解放軍封鎖金門的企圖失敗。10月初,解放軍宣布放棄封鎖,改為「單打雙停(單日砲擊,雙日不砲擊)」,逐漸減少攻勢。中華人民共和國維持「單打雙停」,直到1979年1月1日,與美國建交後,才結束對金門和馬祖的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