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重層嚇阻 文章列表
#
重層嚇阻
約 3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防衛難以固守、重層無法嚇阻─國軍戰略必須調整,為什麼?
回顧民國38年國軍隨政府播遷來台,國軍的軍事戰略即隨著時代的脈動歷經「攻勢作戰」、「攻守一體」、「守勢防衛」、「積極防衛」、「守勢防衛」等時期演變,而發展成現行的「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註:坊間曾質疑所謂「重層」究竟是幾層?但一直未見軍方公開予以釋疑)。
李志堯
2025-05-07 07:0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民進黨是真的打算將臺灣帶向戰爭?
臺灣國防部於9月12日公佈「2023年防務報告書」,這也是歷經解放軍對台軍演及俄烏衝突後的首份報告書。據台媒稱,相比前兩年的版本,涉及解放軍對台威脅的篇幅大幅增加,由前年的10頁,倍增至今年的19頁,並在第一篇章「區域情勢」中,繪製了大陸第三艘航母福建艦並簡介其性能。
蕭清川
2023-09-28 06:10
評論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揭仲觀點:新版國防報告書有哪些調整?
最新一版的《中華民國112年國防報告書》已於9月12日公布,其中在「軍事戰略」與「防衛作戰構想」部分,乍看之下與110年版相去不遠,但若仔細比對,還是可窺見若干頗具深意的轉變。
揭仲
2023-09-22 07:0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當「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不再適用時
每年,國防部都會出版《國防白皮書》,在書中都會對於我國的國防戰略進行表態,從之前的「防衛國守,有效嚇組」到現在的「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無一例外表達出了我國的防衛決心與企圖。
華評
2022-01-06 14:00
新聞
政治
軍事
國防總檢討報告曝光!遠程打擊武器成建軍重點 力求迫使敵犯台失敗
國防部公布「2021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內容提及國軍未來建軍重點將放在「遠程打擊」,持續發展大幅增程的空射飛彈、遠距遙攻武器,藉以延伸防衛作戰縱深,組建重層嚇阻戰力。此外,當前整體防衛構想仍以「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為主,經重層火力分階段阻殲敵軍,其最終目的,就是要迫使敵犯台失敗。
蘇仲泓
2021-03-19 09:32
VIP
國內
軍事
新新聞
大國博弈
國軍定調「多維防禦」作戰構想,打造台版擊殺鏈
國軍近期傳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戰略不變,但推翻整體防衛構想(ODC),改採「多維防禦、重層阻殲、守勢持久、重點突破」。新版用兵指導擬以資通電網路戰、飛彈、微型軍事衛星、無人載具等四大不對稱戰力為主角,打造「台版擊殺鏈」。
蕭介雲
2021-01-15 18:30
VIP
國內
軍事
新新聞
大國博弈
台灣潛艦需要幾艘?「8+2舊」兵推作戰效益偏低
潛艦國造已於二○二○年年底正式開工,首艘新型潛艦預期於二四年下水,二五年完成測試交付海軍成軍。
王志鵬
2021-01-03 17:30
VIP
政治
國內
軍事
新新聞
有了美國新武器,不保證國軍成功「源頭打擊」
近半個月來美國兩度宣布對台軍售,包括防區外增程陸攻飛彈(SLAM-ER)、遠程精準火力打擊系統海馬斯(HIMARS)多管火箭砲、F-16新式偵照莢艙(MS-110)及岸置魚叉反艦飛彈系統,兩、三年內將進入國軍服役,成為反制共軍武統威脅的利器。
晏明強
2020-11-08 18:4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新新聞
新新聞》解放軍日後攻台主要從空中來,漢光演習仍強調決戰灘岸
漢光演習於各地實施多項實兵演練,除驗收部隊訓練成果,並對現行台澎防衛作戰計畫進行驗證,做為後續修正的依據。本文聚焦地面防衛作戰,並以最引起關注的「聯合反劫持作戰」、「聯合反登陸作戰」與「聯合兵種營戰力驗證」等項目進行分析。
揭仲
2020-07-22 15:00
新聞
政治
軍事
共軍軍費約為國軍15倍!國防部:依據「防衛固守、重層嚇阻」強化戰力
立法院新會期登場,國防部長嚴德發明天將前往外交國防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報告書2日已送達委員會,內容就「區域情勢」、「強化戰力」、「招募留營」、「國防自主」、「官兵照顧」、「全民國防」、「國防預算」等七大面向進行報告。
蘇仲泓
2018-10-02 22:43
新聞
軍事
4天推演近百威脅想定,政軍演習這樣提升我「重層嚇阻」能量…
年度政軍演習11日畫下句點,包括總統蔡英文、副總統陳建仁、行政院長賴清德等人先後進入政軍指揮中心,進行模擬狀況的演練。國防部12日下午發布新聞稿指出,國家政軍演習是政府最高層級的演習,而培養團隊合作、尋掘潛在問題,是演習最重要的兩項目標。
蘇仲泓
2018-09-12 19:00
新聞
國際
軍事
M503航路爭議 學者:台灣要牽制防衛,國防預算應達3%
中國無視兩岸協議,上週片面啟用M503北上等4條航路惹議。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9日表示,M503等航路極大壓迫我國空防縱深,也大大增加中國利用該航路侵台可能,因此建議政府建立「牽制防衛」機制,也就是擴大防禦範圍與縱深,需要牽制防衛的武器,因此呼籲國防預算應達總預算3%。
陳煜
2018-01-09 16:20
新聞
政治
調查
軍事
重層嚇阻,空軍將優先籌購AGM-84K和AGM-158空射遠距攻陸巡弋飛彈
為建立「重層嚇阻」戰力,最新版的106年國防報告書中指出,空軍將優先爭取各型精準武器系統需求,籌購「空射遠距精準彈藥」,以利阻滯敵戰力發揮。據了解,空軍列為優先採購的「空射遠距精準彈藥」,即是指美軍現役的AGM-84K(SLAM-ER)遠距攻陸型魚叉飛彈和AGM-158匿蹤聯合空對地飛彈(JASSM),軍方希望未來完成F-16V戰機性能提升後,能進一步獲得這兩型射程可達300公里的「空射遠距精準彈藥」,用以提升空對地的重層嚇阻戰力。
吳明杰
2018-01-02 07:30
新聞
政治
軍事
106年國防報告書公布,首提對來犯敵軍「濱海決勝、灘岸殲敵」
國防部今(26)日上午公布「106年國防報告書」,報告內容強調國軍未來將以「創新/不對稱」作戰思維建軍,對執意進犯的敵軍依「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的用兵理念阻敵奪島進犯;報告中並證實,依不對稱作戰建軍規劃,陸軍未來將籌購精準砲彈、火箭,以及高效能反裝甲飛彈,海軍也將籌購新式智慧型水雷和無人飛行載具等武器。
吳明杰
2017-12-26 11:02
新聞
政治
調查
軍事
提升重層嚇阻戰力!國軍研發300公里射程ATACMS精準導彈系統
軍方高層透露,國軍已決定著手研發或外購類似美軍ATACMS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希望獲得這種射程可達300公里的小型精準導彈,用以提升台海防衛反登陸作戰時的「重層嚇阻」戰力,並可用於陸軍地面作戰跨區增援時的支援火力,未來並規畫將以這型武器的火力投射,取代陸軍現以兵力機動方式進行南北跨區增援。
吳明杰
2017-12-11 07:30
新聞
調查
軍事
國防部屢提2020年攻台目標,馮世寬不同調
美國學者易思安(IanEaston)在其新書中指出,中共解放軍據其作戰計畫將在2020年攻占台灣,對此我國防部雖低調以對未公開回應,但其實國防部長馮世寬早在今年3月就曾在立院答詢時公開反駁這項訊息,強調「台灣在2020年被中共佔領是不可能的!」
吳明杰
2017-10-09 09:00
新聞
調查
軍事
國軍固守台海目標至少撐3周 達成 「重層嚇阻」戰略目的
對於國軍要如何達成「重層嚇阻」新軍事戰略,政府決策人士指出,軍方在飛彈技術上有很多新突破,除各式制空、制海飛彈,現又發展出新型的超音速攻陸巡弋飛彈,有很多不同手段可以打亂和遲滯共軍的犯台計畫和節奏,如果共軍3周內拿不下台灣,中國領導人會不會面臨下台壓力?國際輿論和外國軍事力量會不會介入?這將迫使中國領導人在決定發動對台戰爭前必須三思,也是國軍「重層嚇阻」戰略的目的。
吳明杰
2017-06-27 08:30
新聞
調查
軍事
只想要廉價的國防?火箭演習打掉1億多元 軍方爆料馬英九脫口「這麼貴!」
「漢光33號」實兵操演和火力展示將於5月在澎湖登場,而4年前「漢光29號」演習也曾在澎湖舉行,並由當時的總統馬英九校閱。據當年參演的軍方人士透露,馬英九在演習後曾問軍方射擊雷霆2000多管火箭花了多少錢?軍方答覆大概打了1億多,結果馬英九直說「這麼貴!演習真花錢!」讓現場軍方官員私下感嘆,原來三軍統帥只想要「廉價的國防」。
吳明杰
2017-04-17 08: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軍事
多維觀點》台灣新軍事戰略 蔡英文滿意嗎
蔡英文在去年9月2日的「民國105年軍人節暨全民國防教育日表揚活動中」破天荒宣示,「將在明(2017)年1月確立『新軍事戰略』改革大方向,希望能改變作戰思維,調整國軍在用人和經營管理上的作法。」她同時說明,「這幾年來,一連串從『軍中人權』(指洪仲丘事件)、『管理紀律』(指虐狗事件)到『演訓安全』(指雄三誤射事件)的突發事件,讓國軍感到挫折。過去幾十年來,因為缺乏上位軍事戰略指導的更新,各個軍種依照自我本位進行建軍備戰,造成資源重複投入,或是軍力無法極大化。」
陳宗逸
2017-04-03 06:2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再論「巷戰與斷電」
28日日風傳媒有一篇駁斥本人「巷戰與斷電」的文章,個人拜讀完後深感該文作者根本不瞭解個人文章的重點。
陳立誠
2017-03-30 06: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