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阿富汗撤軍 文章列表
#
阿富汗撤軍
約 5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川普又惹事!幕僚動手推阿靈頓國家公墓官員,美國陸軍批「不當攻擊」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日前拜訪阿靈頓國家公墓時意外惹風波,陸軍29日將矛頭指向川普的幕僚動手推公墓官員。
國際中心
2024-08-30 17:17
新聞
國際
歷史
當傑出的阿富汗女性在地中海溺死 《外交家》:這是阿富汗慘遭背叛的悲劇
一艘載滿難民的船從土耳其出航,船上200餘名乘客來自阿富汗、伊朗和敘利亞,他們計畫前往歐洲尋求庇護,但是船隻於2月27日在義大利庫特羅(Cutro)附近的海面不幸翻覆,造成至少60人死亡。冬末的海浪不斷拍打岸邊,義大利的救援人員在破碎的船隻骨架之間找到其中一名罹難者的身分證明文件,她是42歲的阿富汗記者阿瑪克爾。《外交家》(TheDiplomat)日前回顧了阿瑪克爾的人生,也試圖從中理清楚頭緒—這位曾為聯合國工作的優秀女性,為何會在冰冷的地中海死去。
劉俞妗
2023-03-16 21:57
新聞
國際
歷史
回顧2021》連美軍都黯然撤退的帝國墳場:改由神學士統治的阿富汗,現在怎麼樣了?
2021年8月中旬,神學士以迅雷之勢接管了阿富汗,同月晚些時候,美國混亂地撤走了最後一批駐軍,標誌著持續了近20年、美國史上最長戰爭的結束。
美國之音
2021-12-23 17:00
新聞
國際
歷史
他曾救過後來的美國總統!拜登13年前的阿富汗翻譯,持特殊簽證安全逃離神學士統治
一名曾幫助把時任參議員的美國總統拜登從阿富汗情況惡劣的鄉村地區救出的該國翻譯與家人安全撤離出國。
BBC News 中文
2021-10-13 18:1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新新聞
專欄
李忠謙專欄:習近平打給普京與拜登的兩通電話,跟他沒說出來的事
適逢九一一事件二十週年,兩架波音七六七客機化身巨大飛彈,撞擊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塔的震撼畫面,在媒體的回顧報導下不斷重播,讓世人再度經歷了一次(或說無數次)塑造二十一世紀全球格局的悲劇時刻。賓拉登的黨羽以及跟隨者彷彿二戰末期的神風特攻隊,只是當初日本皇軍的軍機上沒有別人,恐怖分子所挾持的波音七六七上卻滿載無辜乘客;神風特攻隊撞擊的是與他們正在交戰的美軍軍艦,恐怖分子撞擊的卻是裡頭有數千名尋常百姓的摩天大樓。
李忠謙
2021-09-13 14:20
新聞
國際
美國NGO創辦人:神學士禁止撤離包機飛離阿富汗 美國務院坦言:資源嚴重受限
神學士游擊隊重掌阿富汗,美國也在8月31日從阿富汗全面撤軍,但仍有數百名想離開的美國人滯留在當地。然而,活躍於阿富汗的美國非政府組織「攀登」創辦人勒格里向《法新社》透露,一星期以來,神學士禁止6架包機的撤離班機離開阿富汗北部的機場,包括美國人在內的上千人仍受困當地,這也讓近期聲望受創的拜登面臨更多壓力。
廖綉玉
2021-09-07 18: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拜登宣布「阿富汗戰爭結束」,共和黨人砲聲隆隆:總統要承擔全部責任!
美國總統拜登為他將美軍從阿富汗撤離的決定進行大力辯護,稱這場長達20年的戰爭已不符合美國國家安全利益。不過,賓夕法尼亞大道另一端的國會山莊對白宮的譴責聲浪不斷。共和黨人譴責拜登的阿富汗撤軍計劃是失敗的,並擔憂讓塔利班在阿富汗重掌政權將再次點燃恐怖主義的威脅。
美國之音
2021-09-02 19:10
新聞
國際
美軍全面撤出阿富汗 衛報:盟國必須面對棘手新難題
美國依照2020年2月29日的杜哈協議,在8月31日限期以前從阿富汗全面撤軍,阿富汗人感覺自己被拋棄了。以事後之明而言,從杜哈協議,美軍與北約部隊陸續撤退,到神學士閃電席捲阿富汗,拿下首都喀布爾奪取政權,證明美國、英國及盟國的策略有誤。《衛報》在社論中指出,西方國家雖然離開了阿富汗的泥淖,但現在卻必須面對新難題。
劉俞妗
2021-09-01 13:12
新聞
國際
軍事
「中國跟俄羅斯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美國困在阿富汗再十年!」拜登為撤軍決策大力辯護
美國總統喬・拜登星期二(8月31日)為他結束美國在阿富汗歷時20年的戰爭的決定進行了大力的辯護。隨著美軍的撤走,2001年被推翻的神學士反叛分子又重新掌權。拜登總統在白宮發表的講話中說,美國必須應對21世紀的新挑戰,「在這場競爭中,中國和俄羅斯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美國在阿富汗陷入另一個十年」。
美國之音
2021-09-01 13:08
新聞
國際
科技
國際機器人大賽特別獎得主大逃亡!阿富汗首支女子機器人團隊,在墨西哥獲得臨時庇護
她們曾被稱為是「阿富汗夢想者」,女性的「希望燈塔」。她們是一支最初有約20位年齡在13至18歲之間少女組成的阿富汗歷史上第一支女子機器人研發製作團隊。
BBC News 中文
2021-09-01 12:10
風影音
國際
軍事
歷史
全球最強大軍隊在喀布爾的最後一夜:破壞「所有未能帶走的裝備」,第82空降師與「機敏軍備」分搭五架C-17全球霸王撤離
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李忠謙
2021-08-31 21:59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這是慘痛的失敗、也是未兌現的承諾」美軍最後一架C-17從喀布爾起飛,中央司令部指揮官宣布:阿富汗撤軍任務結束
在阿富汗當地時間30日的午夜之前(美國時間8月30日15時29分),美軍最後一架C-17從喀布爾的卡札國際機場起飛。這代表美國終於完成了阿富汗的撤軍任務,美國史上歷時最久的一場戰爭也正式宣告結束。美聯社指出,阿富汗戰爭雖然是軍事史上的一個篇章,但這個篇章被人們所銘記的方式,可能會是慘痛的失敗、未兌現的承諾、最終的瘋狂撤離。
李忠謙
2021-08-31 07:19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李忠謙專欄》阿富汗苦難的承擔者:美軍C-17戰略戰術運輸機
美軍的C-17是其麾下體積與載重量僅次於C-5的運輸機,也是今年在國際新聞中曝光度最高的一款軍機。今年6月6日,搭載三名美國聯邦參議員抵達松山機場,對台灣進行三小時旋風訪問的運輸機正是C-17,當時也引起軍武及攝影迷轟動。時隔短短兩個月,這款美軍運輸主力機種卻成為阿富汗苦難的承載者,8月15日神學士兵不血刃進佔喀布爾後,在高空從C-17起落架上墜下的14名罹難者,以及塞滿C-17機艙的823名阿富汗民眾照片,都是這個苦難國度的悲傷側寫。
李忠謙
2021-08-30 06:1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喀布爾機場恐攻是誰幹的?華郵:把神學士跟美國都視為眼中釘的ISIS-K
「如同你們已經知道的,今天傍晚在喀布爾發生了我們所擔心的恐怖攻擊,我們的情報人員認為是ISIS-K幹了這一票。」
李忠謙
2021-08-27 21:10
新聞
國際
紐西蘭宣布結束喀布爾撤離行動 受困口譯員接受《衛報》專訪:這是徹底的背叛
紐西蘭總理雅頓27日上午宣布結束其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撤離行動,停止撤離紐西蘭公民、家人、盟友,紐西蘭的最後一班救援班機26日已完成任務。英國《衛報》專訪與紐西蘭國防軍合作的阿富汗口譯人員阿里(Ali),他震驚地說紐西蘭政府此舉是「徹底的背叛」。
廖綉玉
2021-08-27 16:00
新聞
國際
進機場被美軍擋下、遭神學士扣留、錯過撤僑班機......一位嫁到阿富汗的印度太太,親述逃出喀布爾的驚險歷程
避難所、神學士少年崗哨、等待使館來電時的焦慮和惶恐、機場的混亂不堪,還有令人無時無刻不提心吊膽的那種恐懼,生怕一不小心災難來臨的驚惶。
BBC News 中文
2021-08-27 13:10
新聞
國際
軍事
喀布爾機場遭自殺炸彈攻擊,拜登誓言復仇!已知至少13名美軍殉職、90名阿富汗人身亡
兩名自殺炸彈客與槍手26日對正在執行後撤作業的喀布爾機場發動攻擊,造成至少13名美軍殉職、90名阿富汗公民身亡,另約140人受到輕重傷。《紐約時報》稱這是美軍在阿富汗戰爭最近十年傷亡最慘重的一天,美聯社則說喀布爾機場的絕望逃離已化為恐怖煉獄。承受國內外批評的美國總統拜登隨即發表演說,表示對恐怖襲擊「無法饒恕」、「我們不會忘記,我們為讓你們付出代價」。
李忠謙
2021-08-27 06:38
VIP
國際
軍事
歷史
「當美利堅帝國走向終結,很難不伴隨著苦痛」弗格森看美國撤軍阿富汗:恐引發更廣泛的衝突與亂局
當美國總統拜登決定撤軍阿富汗,引發賈尼政府垮台、神學士武裝席捲全國等骨牌效應後,西方國家爭先恐後將本國公民與曾幫助過他們的阿富汗人撤出,國際媒體也對美國霸權的興衰多所討論。《時代》雜誌百大人物、以經濟史與帝國主義研究見長的尼爾‧弗格森(NiallFerguson)指出,美國在阿富汗的撤軍行動,走的幾乎就是百年前大英帝國(BritishEmpire)衰退的老路,他也警告美國的衰弱可能引發更廣泛的衝突與亂局。
李忠謙
2021-08-26 22:02
新聞
國際
充滿爭議的「慈悲航班」:成千上萬阿富汗人走不了,退伍英軍募資撤離喀布爾收容所的動物
英國國防大臣華勒斯25日明顯讓步表示,一家英國人在阿富汗所設動物收容所的約200隻貓狗,將獲准搭乘包機撤離喀布爾。
中央社
2021-08-26 15:10
新聞
國際
軍事
無視G7盟國苦勸、頂住兩黨批評逆風:拜登堅持8月31日撤軍死線,強調「留下隨時可能遭到恐怖攻擊」
七大工業國(G7)領導人24日緊急開會討論阿富汗撤軍,雖然各方認為8月31日的期限太趕,美軍應該多留一些時日,不過美國總統拜登堅持如期走人。《衛報》稱「拜登只花了七分鐘,就在已經破損的美歐關係上灑好了鹽」,美聯社也說「美國恐怕會跟最親密的盟邦發生衝突」。由於拜登同時表示,若有萬一「美軍將採取應急計畫」,《華盛頓郵報》認為8月31日之後究竟會發生什麼事,已經變得越來越不確定。
李忠謙
2021-08-25 16:4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