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限電 文章列表
#
限電
約 22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財經
學者稱今年起夜間備轉容量率出現負數、有限電危險 經濟部回應了
有學者稱2025年夜間備轉容量為負、有停限電風險。經濟部表示,以尖峰備轉容量率來看,與2016年時的1.64%相比,今年仍可維持在7至10%的穩健情況;台電不僅持續肩負穩定供電任務,也持續發展再生能源,以氣代煤減碳減空污。
中央社
2025-01-03 20:00
新聞
政治
財經
供電吃緊「公家機關禁開冷氣」?學者曝「已入警戒範圍」:這情況準備要限電了
夏日高溫推升用電量,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在網路節目《阿宅反抗軍》表示,台灣在這2周一直處於「供電警戒」,加上9月100多部發電機組輪流歲修,若是有任何1部機組非計畫性跳機,就準備要限電了。而他也觀察到,有些公家機關開始禁止開冷氣。
林湘淇
2024-09-18 09:3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揭台電為解決缺電危機碳排量超標 前核四廠長喊話賴清德善用核能
台電15日晚間發生4部機組接連故障事故,險些釀成分區限電危機,最後台電以每度電12元、合計花費約2400萬元的價格向10家企業購電,才驚險度過缺電危機。對此,前核四廠長王柏輝指出,台電為度過此次危機,將許多發電機組火力全開,已經超過法規限制的碳排放量,嚴重造成環境污染,且未來機組故障的情況仍會發生,呼籲準總統賴清德善用核能,慎重思考什麼才是有益國家的能源規劃。
林湘淇
2024-04-26 08:20
新聞
政治
「台電總座換再多也沒用!」藍委轟這2人才該下台:出事就找基層背鍋
台電近來供電不穩狀況頻現,台電總經理王耀庭日前請辭總座,但今(22)日表示考慮再三,決定在內閣交替之際留下為台電負責,並稱工會的慰留是留下的主要理由。不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日上午召開記者會,直言民進黨政府強力慰留,讓王耀庭打消辭意,但全台跳電危機仍未解除,總座換再多都改變不了能源政策錯誤造成的損失,唯有重新調整能源配比,才能真正擺脫噩夢。
鍾秉哲
2024-04-22 15:44
風生活
即時
415供電危機!台電認花費「1度最多12元」天價買電 網轟:何時成了要電乞丐?
403花蓮強震後,多座電廠發生損壞情形,全台供電情形吃緊,15日甚至差點瀕臨限電危機,台電雖否認當天曾提議要「分區限電」,卻被挖出調度中心的輪停指令打臉,甚至還傳出事後嚴查員工手機防洩密。對此台電總經理王耀庭17日被質詢時,坦承台電的確花費「1度12元」的天花板電價向私人發電業者臨時調度電力。
陳怡穎
2024-04-19 13:06
新聞
政治
北台灣電力吃緊 朱立倫:民進黨不改錯誤能源政策 組什麼內閣都沒用
受0403花蓮大地震影響,加上台電機組頻出狀況,近日北台灣供電吃緊,停、限電風險大增。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17)日在中常會上質疑,民進黨一再強調要強化台灣的「韌性」,但最該改掉的是「任性」,民進黨若不能徹底反省,務實檢討過去8年錯誤的能源政策,仍堅持用意識形態操控台灣能源,組什麼內閣都沒有用。
晏明強
2024-04-17 17:30
新聞
政治
北部險大限電?王伯輝拋燃料棒存放解方 喊話延役核二、核三導正能源歪路
受0403地震影響,花蓮和平電廠受損機組待修,加上中火2部機組破管,15日晚間尖峰備轉容量一度僅剩2.8%,轉為警戒橘燈,險些造成北台灣限電。對此,前核四廠長王伯輝表示,台灣的能源政策已走歪太久,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應重新考慮延役核二和核三廠,才能帶來穩定的能源。
文及均
2024-04-17 13:44
新聞
政治
馬辦呼籲修反滲透法去除兩岸交流障礙 朱立倫表態藍白應共同支持修法
前總統馬英九訪陸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進行「馬習二會」後,兩岸緊張情勢似乎略有降溫,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更建議,國民黨應與台灣民眾黨合作修正《反滲透法》,排除兩岸交流的障礙,國民黨立院黨團雖消極回應,尚未討論相關提案,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16)日上午出席「公教軍警消聯合總會交接典禮」時明確表態支持修法,呼籲國民黨、民眾黨應該共同支持,對《反滲透法》或國安五法中一些傷害人權,或成為政黨操作工具的部分加以修正。
晏明強
2024-04-16 14:19
新聞
政治
「才4月就瀕臨限電臨界點!」凌濤轟新內閣:請把祖傳私房電拿出來
因花蓮強震後,和平電廠損壞機組待修、加上中火2部機組破管,下午大潭新8號號機組也傳跳機,台電傳出一度備妥北台灣停電計畫,最終台積電等所有國內緊急柴油發電機組上線供電後,供電暫時穩住。對此,國民黨智庫副執行長凌濤點名新任準副閣揆,請「聲稱藏電人」的鄭麗君把「祖傳私房電」拿出來。
戴祺修
2024-04-16 12:26
新聞
政治
北台灣險大限電?護國神山出手救援 李彥秀砲轟民進黨能源政策走鋼索
台灣12日險陷限電風暴,因和平電廠0403強震後損壞的機組尚未修好,加上中火2部機組破管,下午大潭新8號號機組竟也傳跳機,台電傳出一度備妥北台灣停電計畫。最終,在台積電等所有國內緊急柴油發電機組上線供電後暫時穩住,但缺電危機已讓台股盤中暴跌500點跌破2萬大關;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就在臉書發文批評,鋼索上的能源政策,在停電邊緣的台灣人民。
戴祺修
2024-04-16 11:26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供電一度降至限電邊緣 台電:4機跳機+地震損傷未完修
台電15日晚間多部機組接連跳機,造成供電一度吃緊,夜尖峰供電燈號一度亮起橘燈,備轉容量率拉警報。台電表示,受到0403地震影響,有多部機組正在進行維修,加上機組跳脫影響供電,後續調度水力機組來因應,才度過夜間供電尖峰。
馮建棨
2024-04-15 21:32
評論
國際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翁華志觀點:南非啟示錄─ESKOM電力公司沒落,教了我們什麼?
停電,已經是南非人的家常便飯。這被我們幸福的台灣人視為大新聞的分區輪流停電(loadshedding)是他們幾乎每一天都多多少少需要克服的麻煩事。南非的停電已經照嚴重度被規劃成八個不同等級的,還有推出APP讓人民能夠用最方便的方法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無電可用。最恐怖的是,這個問題短時間是無解的。南非電力公司(ESKOM)也只有推出一個“輪流減電”(loadlimiting)的措施,讓被限電的區域至少可以充充手機等比較不耗電的用途,而不是像現在完全陷入黑暗之中。
翁華志
2023-08-17 06:50
新聞
政治
「誠實面對北北基宜限電風險!」環團、學者挺四接:別犧牲中部人的肺
關心環保的學者及中部環保團體今(29)日召開記者會,呼籲各界誠實面對北東電網近8成電力要靠外援的供電缺口,將導致北北基宜面臨限電風險,更反對同屬北東電網電源的核二延役,挺身表態支持「協和以氣換油」,他們並向基隆市長謝國樑及反四接人士喊話「反對或拖延將導致中火無煤時程延宕,等於是犧牲中部人的肺來反四接改建」。
石睿涵
2023-06-29 18:28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用愛發電終究是場美夢,人民面對的卻是限電、限溫的困境
2015年的蔡英文向社會大眾承諾「執政後不會缺電」,並會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理想,2022年3月興達電廠事故,造成約占全台三分之一電力的缺口,影響約莫500萬戶受到影響,爾後台中火力發電廠更是機組火力全開滿載發電,再次影響台中,甚至整個中部的空氣品質!2023年蔡英文依舊承諾「政府和台電會確保發電系統不缺電」,然而用愛發電終究是場美夢,在蔡英文執政之下,人民要面對的卻是限電、限溫的困境。
陳柏廷
2023-04-23 14:10
新聞
政治
黃珊珊提北市限電遭台電反駁 柯文哲嗆鬼扯:政府機構變選舉機器
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在5日的3方辯論會中提到,台北市有多起重大建設被限電,而台電晚間發聲明指出,台北市並非沒有電,而是電送不進去,唯有興建松湖變電所才能解決。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在直播中批台電在鬼扯,缺電並非近期才發生,為何5年前都不說?且就算松湖變電所現在開始蓋還得要7到9年才會完工,那中間這段時間是要用愛發電?
張庭維
2022-11-06 07:18
新聞
國際
兩岸
四川限電剛恢復正常,省會成都又宣布「全市封控」:2100萬市民禁足在家、全員核酸檢測
擁有2100萬居民的四川省會成都市的政府星期四(9月1日)下令,當天傍晚6點起全城實施封控措施,全體居民原則居家,非必要不得離蓉(編按:成都有「芙蓉城」之稱),外來人員必須報備。同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美國之音
2022-09-02 21:00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國際熱議》中國大旱竟是人禍!機密報告稱:四川曾在7月份,大幅消耗水資源15%,才會造成大缺電
大家都以為,中國這次60年一遇的大旱,造成長江沿岸缺電,是氣候變遷造成的天災?但《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指出,事實不然,四川曾在7月份大幅消耗水庫資源,將該省對省外地區的水電輸送量,提升到比上年同期高出15%的水平。
金牛幫幫忙
2022-08-30 20:30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經濟
極端熱浪席捲:乾旱限電如何影響中國經濟?
極端熱浪席捲中國部分地區,川渝成核心災區,目前兩地限電令仍未解除。有分析認為,乾旱缺電問題恐令中國經濟前景雪上加霜,甚至威脅「世界工廠」地位。目前,中國大小企業、工農業等經濟領域受到多少衝擊?解除高溫警報後能如願恢復嗎?
德國之聲
2022-08-28 00:00
VIP
國際
國內
財經
科技
經濟
當台積電的耗電量比斯里蘭卡全國還多:《彭博》質疑台灣電力能否撐起半導體產業、又該拿減碳目標怎麼辦?
隨著半導體製程的日新月異,晶片確實變的體積更小、性能更強、功耗也有顯著改進。不過製造新製程晶片的極紫外光微影設備(EUV),卻是一頭吃電沒有底線的耗能野獸,這讓《彭博新聞社》質疑,像台灣、南韓這些高度倚靠半導體產業的國家「電到底夠不夠」,若要兼顧減碳而放棄火力發電,肯定更將前途多難。
李忠謙
2022-08-27 04:00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國際熱議》60年來最大旱災!中國高溫若持續,這「兩大產業」將面臨高風險;從電動車到餐飲都有大影響
熱浪正席捲中國多個地區,華中和西南部分地區氣溫高達43度,加上1961年以來最少的降雨,致使長江部分河段的水位降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一些依靠水力發電的省份遭遇了電力緊張。四川省已啟動限電令,豐田、大眾等企業表示其四川工廠暫時停止營運。
金牛幫幫忙
2022-08-26 21: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