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陳同佳案 文章列表
#
陳同佳案
約 3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陸委會宣布恢復「港澳自由行」,殺人嫌犯陳同佳是否來台再惹關注
台灣陸委會周二(2月14日)公布,2月20日上午9時起恢復受理港澳居民網上辦理臨時停留許可(俗稱入台證),意味著時隔三年後回歸常態。
BBC News 中文
2023-02-15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陳同佳案》香港警方未回應2點要求 與潘曉穎母親會面告吹
香港電台報導,港女命案被害人潘曉穎母親的中間人表示,由於香港警方遲遲沒有回應潘母提出的2點要求,25日上午的會面確定因港警的不理不睬而告吹。
中央社
2020-10-25 17:00
VIP
政治
兩岸
國內
新新聞
陳同佳案港府兩面手法大公開,檢方啞巴吃黃連
引發香港反送中風暴的通緝犯陳同佳,拋出十月投案的風向球後,再度引發台港政治角力,十月赴台的機率似乎已落空。這起包裹著政治外衣的刑事案件讓台灣檢方頗為頭疼,當年和港方斡旋時屢遭政治突襲,這次面對陳的投案,檢方不敢小覷,悄悄備好歸案SOP之後,又第四度向港方提出司法互助,檢方的葫蘆裡到底在賣什麼膏藥?
侯柏青
2020-10-25 09:3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陳同佳案:殺害女友嫌犯擬十月赴台,台灣香港政府角力再現
涉嫌在台灣殺害女友潘曉穎而觸發香港《逃犯條例》修訂風波的香港男子陳同佳,近日在潘母公開要求下發表錄音稱,計劃在今年10月內前往台灣投案。
BBC News 中文
2020-10-07 16:10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香港「反送中」風暴原點,殺人嫌犯陳同佳宣稱「月內來台自首」
2018年2月在台北勒斃懷孕女友、並且逃回香港的殺人嫌犯陳同佳,是港府強推《逃犯條例》(又稱「送中條例」),並且引爆「反送中」風暴,以及後續「港版國安法」風波的原點。他在香港因為洗錢罪入獄29個月,2019年10月出獄時表明「願前往台灣自首」,但迄今未能成行。港媒《香港01》2日報導,陳同佳已通知台灣律師聯絡相關部門,代為處理回台自首安排,希望能在10月份內成行。陳同佳也再次向死者潘曉穎的父母致歉,感謝潘媽媽表示「願為他求情」。
李忠謙
2020-10-02 10:59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反送中」導火線》批港府保護殺女兇手!潘曉穎母親淚拒林鄭慰問 籲陳同佳盡快赴台自首
香港少女潘曉穎在台灣遭謀殺,她的母親再次接受媒體專訪為女兒討公道,除要求嫌犯陳同佳赴台自首外,同時批評港府竟安排陳同佳入住「安全屋」,接受警方保護。
中央社
2020-09-28 15:30
新聞
國際
兩岸
兩岸三地最大蝴蝶效應:來台殺害女友引爆反送中,殺人犯陳同佳「赴台投案意願不變」
香港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8日說,承認在台灣殺害女友的香港嫌犯陳同佳,赴台投案的意願不變。
中央社
2020-06-08 19:14
新聞
政治
民調搭上「陳同佳案」順風車飆高,又因「白胖說」失分《網路溫度計》:韓國瑜若再不節制失言…
總統大選進入最後衝刺期,《網路溫度計》分析數據指出,雖在上月23日,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因蔡政府對「陳同佳案」急轉彎,當選率46.52%創下新高,而當天總統蔡英文也創下53.47%新低紀錄;但隨著韓國瑜近來拋出的「白白胖胖」、「高山升旗台」、「故宮大展」、「兩岸關係是王八蛋和爸爸」等言論,雖然成功引起大量關注,但當選率卻因此逐漸下滑,在上月30日來到46.44%,蔡英文則是53.56%。
羅立邦
2019-11-03 08:5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陳同佳案,選舉國度易忽略的司法公義
陳同佳案,可以說是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燃火線,遣送條例一開始林鄭與蔡政府研商司法互助的起源,就在前陣子出現轉折變化:陳同佳在港刑期屆滿,傳將要投案於台審理,造成港台政府間攻防的爭議。陳案的司法主權,台灣優先於香港;但如果台灣不重視司法公義,怎麼說服港人送台?因此,筆者提倡欲培養政治家應先培養宗教胸懷,選民對兩岸立場也應該拒絕政體歧視,選舉國度的司法公義要在意識改革才能進化。
阿寶JH Wei
2019-11-02 05:30
新聞
政治
品觀點民調》最擔心誰當選總統?4成民眾點名這一位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近期大膽提出許多政見,包括「故宮一次展」、「高山升旗台」和「交換遊學」等,每一項皆話題性十足,但也有不少人質疑可行性。《品觀點》民調10月31日公布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有39.3%民眾最擔心韓國瑜當選總統;而在政見認同度方面,有將近一半的民眾不支持韓國瑜的「國際交換生」政見,而總統蔡英文也在「政府拒收陳同佳投案」上有所失分。
許玲瑄
2019-11-01 08:5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商鞅也自嘆弗如-司法管轄權的淪落
商鞅變法,使秦國富強五代,然歷史對其評價,毀譽參半,司馬遷在其大作,史記商君列傳中,評其刻薄少恩、極端功利主義,而無一定政治理念,固有其偏見,但言之不無道理。而執政黨對陳同佳涉嫌殺人案件,發布通緝,是否行使司法管轄權,竟然先限縮,而後懊悔,再憤怒,髮夾彎不斷,也正表現出刻薄少恩、極端功利主義,而無一定政治理念的典型。歷史的宿命總是重演,台灣價值被踐踏如此,莫此為甚。究其所以,乃施政繼承商鞅缺點,卻無商鞅的崇法務實精神所致。
李訓民
2019-11-01 06:10
新聞
政治
陳同佳案爭議》陸委會主委質詢不斷跳針「謝謝指教」 許毓仁批:這麼龜縮,怎麼捍衛國家主權?
立院內政委員會30日審查陸委會及海基會預算,國民黨立法委員許毓仁表示,他針對「中共代理人法」、「陳同佳案」質詢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但陳明通從頭到尾不斷跳針「謝謝指教」,拒絕回答他的質詢,許毓仁認為陳明通根本失職。
潘維庭
2019-10-30 17:35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蹭雙英對決熱度,庶民靠權貴開路?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為扭轉選情劣勢,十月十六日開始請假投入大選。只是韓的造勢場子雖熱,也勤拋各項政策,民調支持度卻無明顯起色。總統蔡英文在選戰策略上更刻意對韓相應不理,直到近日陳同佳案爆發,才讓一路挨打的韓營抓到反擊機會。
晏明強
2019-10-30 16:0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陳同佳引爆150小時國安危機
面對港府針對陳同佳案發起的法律戰,蔡政府的國安機制失靈了。
新新聞林庭瑤
2019-10-30 15:0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建制」牧師管浩鳴親近權貴愛炒樓
聖公會牧師管浩鳴因陳同佳案而受人矚目。香港的英國聖公會是港英時期就成立的教派,也是香港最早的基督教會。聖公會在香港的宗教、教育及社會福利事務扮演重要角色,旗下有三十多間中學、五十多間小學,一些香港家長搶破頭希望子女就讀的傳統名校,如拔萃男書院,就屬聖公會。
新新聞謝弘一
2019-10-30 15:00
新聞
政治
陳同佳案》批蔡政府政治操作還構陷在野黨 曾銘宗要求這些人下台、道歉負責
涉嫌在台殺人的港嫌陳同佳案,引發台港的司法爭議。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28日表示,這是一宗殺人分屍的司法案件,嫌犯來台受審是司法管轄權的行使,蔡政府卻是政治凌駕司法,政治操作露出馬腳還構陷在野黨、設計前總統馬英九,推給法律事務所,創作劇情有如天方夜譚,官員還惱羞成怒,對立委嗆聲、對媒體大小聲,奉勸蔡政府不要再硬拗,趕快認錯。
羅暐智
2019-10-28 12:55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李怡萱觀點:蔡政府在陳同佳案的纏夾是怎麼回事?
我發現自己看不懂和聽不懂政治訊息的頻率越來越高,這影響了我參與公共事務的意願,因此我開始思索這種資訊障礙造成的失語,原因為何?為什麼人們語言不通,國際旅行時也可以簡單溝通,但同為中文使用者,卻常有難以互相理解,甚至是出現「我完全聽不懂你在說什麼」的情況。網路提高了媒體的接近使用權,評論市場讓人眼花繚亂,但我們並沒有更接近真實,只感覺到立場的對立。
奔騰思潮
2019-10-28 06:40
新聞
政治
兩岸
陳同佳案爭議》香港牧師被蘇貞昌說成「牽猴仔」,蔡正元:謝長廷也曾幫過陳進興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指陳同佳一案中,律師陳長文、前總統馬英九等人是「魔鬼現形」,國民黨政策會前執行長蔡正元26日表示,律師幫陳同佳辯護有什麼不對?駐日代表謝長廷都曾以律師身分幫過陳進興;另外,牧師作教化、陪同投案自新不是再自然也不過?蔡正元也說,如果香港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被蘇貞昌說成「牽猴仔」,「那蘇貞昌又是什麼仔?應該是魔鬼仔吧!」
潘維庭
2019-10-26 11:42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高思博觀點:主權勇於實踐,正義「毋湯算計」
歷史發展有時像是伏流匯集的河川,在平靜下其實暗潮洶湧,直到藉著重大事件衝出地面時,人們才驚覺水勢湍急。「陳同佳案」一方面引起港府修訂「逃犯條例」,繼而捲起撼動中港的「反送中運動」,再進而成為中美權力天平上的砝碼;另一方面,回到案件本質,陳同佳面對司法既是正義的要求,也是臺灣或香港應給被害人的交代。但要陳同佳面對審判,卻須穿越層層的政治路障,這些路障就筆者看來毫無必要,它們都來自於蔡英文總統和民進黨政府的政治計算,計算雖精,但卻是基於兩個嚴重的誤判。
高思博
2019-10-26 06:5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汪葛雷觀點:終結「徐國勇們」的囂張,就差你的選票
本月24日,中國時報記者藍孝威與內政部長徐國勇在立院爆發衝突。記者質疑政府前後政策不一致,為什麼180度大轉彎,徐國勇嗆記者:「前後政策一致,不要妄圖把臺灣框入一中框架。」記者反問,你說前後一致是在睜眼說瞎話嗎?徐國勇嗆得更大了,伸出手指用力指著記者,要記者「跟一個部長問問題,不要隨便說甚麼睜眼說瞎話,客氣一點!」
汪葛雷
2019-10-26 06: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