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香港主權移交 文章列表
#
香港主權移交
約 2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英國持續發布《香港半年報告》 為何中國對報告恨之入骨?
英國政府1997年將香港主權移交中國,英國外交部每半年都會針對《中英聯合聲明》在香港的實行情況,向國會發表《香港半年報告》,更新香港最新的社會狀況,北京對「一國兩制」的維持或破壞如何。這為何令北京生氣?
德國之聲
2023-09-23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英國末代港督彭定康:看好台灣民主價值的未來,認為極權主義不會善終
台灣智庫與讀書共和國黑體文化8日舉行「彭定康的港督時代——《香港日記》連線分享會」。香港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從英國連線出席,暢談他對香港、台灣當前局勢分析,與對中國政權的看法與評估,表示他不相信任何極權主義會有好下場,因為極權政府總是特別脆弱,但是他很看好擁有2400萬人口的台灣民主價值的未來。
蔡娪嫣
2023-06-11 19:42
國際
兩岸
主權移交25周年》香港仍是國際商業中心嗎? 美國總領事籲中國重視香港高度自治
「我們的訊息很單純,即讓香港當香港」,美國駐香港、澳門總領事史墨客6日參加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線上研討會時強調,香港今日的成功來自於高度自治,這也是中國和英國達成的承諾,「美國想要香港成功,但北京當局所做的決定破壞該城市的能力和活力」。
簡恒宇
2022-07-08 02:00
走走晚報: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我們想與妳分享這5篇文章
0701晚報
走走
2022-07-01 21:00
國際
兩岸
歷史
香港主權移交25年:中共地下黨員40萬人,如何一步步滲透香港,達到「愛國者治港」?
香港著名地標獅子山和1970年代熱門電視劇主題曲《獅子山下》,象徵著香港不屈精神。那一代人為脫離動盪貧困而離開中國,辛勤工作、團結眾志,在香港創造新生活的自豪感,也建立起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歷經中英談判、主權移交與民主抗議,香港人至今對歌詞仍有共鳴「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同處海角天邊/攜手踏平崎嶇」
蔡娪嫣
2022-07-02 03:40
新聞
政治
兩岸
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 民進黨:中共「全面管制」證明一國兩制徹底崩壞
針對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25周年,民進黨今(1)日發出聲明,批中共當局以威權統治心態對香港進行「全面管制」,完全無視香港人民追求民主自由與人權法治的呼聲,不僅證明「一國兩制」徹底崩壞,也顯示中共當局的治港思維與普世價值完全沒有交集。
顏振凱
2022-07-02 02:46
國際
兩岸
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美國國務卿發表聲明:支持港人要求恢復自由的呼聲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星期四(6月30日)就香港主權移交中國25週年發表聲明。他在聲明中批評北京以國安法回應港人爭取民主自由的抗議,侵蝕曾經承諾給港人的自治和基本權利與自由。他還指責北京散佈所謂境外勢力是香港抗議幕後黑手的虛假信息。布林肯表示與香港民眾站在一起,聲援他們要求恢復那些被承諾的權利和自由的呼籲。
美國之音
2022-07-01 18:29
新聞
政治
兩岸
習近平疫後首離陸出訪?香港回歸25周年逢大疫 傳將「不過夜訪港2天」
今年7月1日適逢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也是香港新特首及主要官員宣誓就任的日子,外界關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會訪問香港出席相關活動。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將出席「慶祝香港回歸25週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6屆政府就職典禮」,但並未透露習近平是否會親自赴港,或是以線上方式出席。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習近平初訂6月30日及7月1日訪問香港出席活動,但會即日來回深圳,不會在香港過夜。
林庭瑤
2022-06-27 18:11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隊的2個家朗》張家朗抱回東京奧運首面金牌 伍家朗穿黑衣無區旗遭親中人士抨擊
香港首面奧運金牌是在1996年由帆船選手李麗珊抱回,但那時香港仍是英國屬地,而24歲的香港擊劍選手張家朗26日奪金,成為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的首面奧運金牌。另外,力拚小組冠軍的27歲香港羽球選手伍家朗,因無贊助商而自行準備比賽服裝,卻遭親中國人士暗批「不愛國」。
簡恒宇
2021-07-27 13:00
VIP
國際
兩岸
歷史
新新聞
解析》立法會異見全被消音,東方之珠風雨飄搖,香港民主運動何去何從?
儘管香港民主運動者前仆後繼地向北京爭取自治空間,但卻面臨反送中抗爭遭強力鎮壓、《港區國安法》的通過到近日立法會議員被北京「DQ」(褫奪資格)的接連打擊,抗爭前景每況愈下,宛如自由落體般墜入無底深淵。
鍾巧庭
2020-11-27 08:1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一文看懂》合法送中、管轄範圍擴及「全地球」!德國之聲解析《香港國安法》十大爭議
凌駕《基本法》的港版國安法共有66項條文,中央派駐的國安公署地位超然,「四宗罪」定義廣泛模糊,管轄範圍和對象無遠弗屆,連外國人在香港境外的行動也會受限。這條法例有哪10個爭議點?
德國之聲
2020-07-02 09:3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主權移交23周年前夕》中國強行通過《香港國安法》 台灣外交部強烈譴責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28至30日召開第20次會議,先前公開議程未見受到關注的《香港國安法》,不過6月30日傳出全國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該法,即日加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將於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周年正式生效,對此我國外交部6月30日表示,此舉嚴重危害香港「高度自治」原則,予以強烈譴責。
簡恒宇
2020-06-30 18: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持有英國海外國民護照的香港人 如何看待「2本護照、1國公民」的身分
面對中國強行制定《香港國安法》,英國首相強森先前投書《南華早報》,表明若該法成為事實,將放寬持有英國海外國民護照的香港人移民,而目前香港約有35萬人持有此護照,《日經亞洲評論》駐港特派員蜜雪兒‧陳就是其中之一,她撰文傾訴心聲,儘管擁有英國海外公民護照,移居英國仍要面對現實挑戰,直言在《香港國安法》來臨前,盡可能為所愛的香港做些好事。
簡恒宇
2020-06-19 09:0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帝國仍未遠去——九七之後香港管治從英殖模式轉向日殖模式?《港英時代》選摘(4)
1997年7月1日凌晨,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如此宣告香港主權移交的意義:「香港人在歷史上第一次以明確的身份主宰自己的命運」。此後香港歷經2003年反23條立法、2012年反國教、2014年雨傘革命、2019年反逃犯條例修訂等風波。這些中國治下的香港政治大事都在重覆確認一點:董建華所宣告的香港主權移交歷史意義其實不曾被實現。這意味,1997年7月1日並不代表香港的殖民地狀態自動消除,此後香港並沒有自動處於後殖時代。
鄺健銘
2020-06-16 0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正走向「一國1.5制」 英國重量級國會議員:應給港人完整英國公民身分
「英國對1997年主權移交以前的香港人負有責任,而賦予的海外國民身分,這是個次級身分,完全是個錯誤」,英國重量級國會議員、外交委員會主席圖跟達特13日接連推文強調,「這個錯誤應該被更正,而在香港局勢緊張的當下,英國可以保證這些香港人的基本權利被英國保障,且相當重要」。他還說,相較於面對中國威脅,保護香港人民更為重要。
簡恒宇
2019-08-14 22:08
新聞
國際
兩岸
沒有真普選、中國水貨客亂象、年輕世代被忽視......香港民眾積怨大爆發 反送中浪潮遍地開花
由於香港政府先前堅持推動《逃犯條例》修法,大幅放寬引渡門檻,更讓中國可要求香港直接引渡嫌犯至中國,此舉引發香港民眾強烈反彈,掀起「反送中」浪潮,且此浪潮擴大,讓香港人心中積壓已久的不滿「遍地開花」,像是有母親發起的遊行,呼籲港府傾聽年輕世代的聲音,基督徒也舉辦活動倡議和平,而數萬群眾13日走上街頭,抗議中國「水貨客」到香港「掃貨」的亂象。
簡恒宇
2019-07-14 14:45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高掛22年仍未獲認同》港英旗、英國國旗、黑色紫荊花旗......香港「反送中」群眾就是不拿特區旗
中國1990年通過採用紅白紫荊花旗,作為香港主權移交後的官方旗幟,而紅色象徵著喜氣和中國民族色彩,搭配白色則代表「一國兩制」,花辮也有與中國五星旗呼應的5顆星,以展現香港與中國「融為一體」,而在近期爆發的「反送中」示威浪潮中,抗議群眾除了高舉「黑化」的紫荊花旗,也有人揮舞英國國旗或港英旗幟,凸顯已懸掛22年的香港旗幟,仍未獲香港人民認同。
簡恒宇
2019-07-08 10: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台北沙龍》《華郵》前記者瑞凱德:中國認為「一國」比「兩制」重要,台灣「新南向」為時已晚
「我在90年代時認為,中國20年後會變得完全不一樣,但現在回頭來看,我完全錯了」,美國《華盛頓郵報》前記者、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播研究中心教授瑞凱德,9日在龍應台基金會舉辦的「台北沙龍」講座分享中國進取非洲、當前美國與香港局勢的看法,而被問到台灣的新南向政策時,他則直言現今東南亞對中國的依賴極深,加上台灣與中國往來密切,一切都為時已晚。
簡恒宇
2018-09-10 10: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歷史
文化
風傳媒專訪》曾因蔣介石政府「太右派、太不民主」不願來台 法國漢學家潘鳴嘯比中國人還懂知青
50年前,一個參與1968年學運的法國19歲年輕人,學潮結束後開始學習中文,甚至遠渡重洋,來到香港,只為了解中國。50年後,當年的年輕人已成為中國當代史研究的翹楚:法國漢學家潘鳴嘯。潘鳴嘯4月來到台灣,不僅接受風傳媒專訪,暢談他半世紀來接觸中國文化的學思經歷、對中國深刻的觀察,也參加龍應台文化基金會的「思沙龍」,講述親身參與1968年學運的所見所聞。
李忠謙
2018-04-16 15:30
新聞
國際
兩岸
風傳媒專訪》「我不相信五十年不變!」一國兩制剛滿二十年,香港人你們還好嗎?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的上述基本方針政策和本聯合聲明附件一對上述基本方針政策的具體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之,並在五十年內不變。
簡恒宇
2017-07-03 07:21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