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2020台灣大選 文章列表
#
2020台灣大選
約 4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影音
國際
國內
美國參議院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電賀蔡英文連任 重申美國會跨黨派力挺台灣
我國總統大選已落幕,美國國務卿龐畢歐在選舉結果出爐後,第一時間發聲明恭賀總統蔡英文連任,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領袖隨後也公開致賀,而在聯邦參議院「台灣連線」22名參議員日前聯名致函祝賀,參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21日晚間與蔡英文通電話道賀,重申美國國會跨黨派對台灣的一貫支持。
簡恒宇
2020-01-22 13:05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曾把台灣民主當鬧劇的港人為何來台觀選?一場運動、一場大選 催生共享自由民主價值的「台港共同體」
2019年中,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激發隔海台灣人民「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亡國感,也讓2020台灣總統大選的選情重新洗牌;2019年1月11日,現任總統蔡英文以史上最高的817萬票連任,她的臉書粉專在隔日PO出一張照片,問著「香港的朋友,你們看到了嗎?」——青色與緋紅交錯的旗海中,聚焦在畫面中央斗大的一面「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黑旗。
鍾巧庭
2020-01-20 12:30
新聞
國際
兩岸
「習近平沒覺醒,中共沒學到教訓」 美國學者戴雅門:台灣反對「一國兩制」與中國統一
台灣日前舉行總統及立委大選,外界用「美中戰爭」來形容美、中、台關係。美國政治學者戴雅門表示,此用詞太強烈及浮誇,重點是中國要從過去無效的軍事恐嚇歷史中覺醒。
中央社
2020-01-19 20: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國智庫專家看台灣大選》薛瑞福:美國軍售給予台灣足夠的武力與信心,是促進兩岸對話的「催化劑」
與台灣關係友好的美國國防部前印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16日出席華府一場台灣選後影響研討會時表示,美國向台灣銷售軍事武器,給予台灣足夠的武力與防衛信心,是促進兩岸對話的「催化劑」,也是兩岸談判的「穩定力量」。美國智庫東亞問題專家金恩則指出,北京將持續孤立台灣,但其策略可能會適得其反,因為北京不認同中華民國的存在,「幾乎是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台灣」。
蔡娪嫣
2020-01-17 18:00
VIP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吳敦義、卡神入列藍綠反助選八家將
2020大選已落幕,眾候選人在感謝支持者力挺的同時,心裡又豈會忘了一起走過此役的最佳「反助選員」呢。不管是爆出「衰尾查某」的吳敦義、意外成就「見縫插珍」等新成語典故的藍委,還是掀起法界反彈的「尖尾」陳師孟,掉票功勞肯定歷史留名。
新新聞汪仁玠
2020-01-17 12:10
VIP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柯P選2024,民眾黨評估有樂觀有悲觀
國會重新洗牌,台灣民眾黨(民眾黨)首戰即成為第三大黨,不分區共獲逾一五八萬票、得票率一一.二二%,拿下五席不分區立委。
蕭介雲
2020-01-16 12: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台灣有自己的國族認同」 《華盛頓郵報》:蔡英文連任粉碎習近平統一大夢
在中國持續打壓台灣的情況下,總統蔡英文仍壓倒性勝選順利連任。《華盛頓郵報》14日刊登專文,分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過去幾年積極宣傳的統一夢如何受到台灣選舉結果挫敗。
中央社
2020-01-15 16: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米果專欄:日本朋友看台灣大選
日本也有大型選舉造勢活動,但不像台灣有大舞台、聲光效果、現場配樂,還有歌手樂團暖場。在日本人看來,台灣造勢晚會動輒幾萬人,很像他們熟悉的戶外搖滾音樂祭,現場氣氛甚至更勝一籌。
米果
2020-01-15 12:00
新聞
國際
抵抗「假新聞」影響台灣大選 加拿大《環球郵報》:臉書扮演關鍵角色
台灣面臨「假新聞」肆虐問題,而在總統暨國會大選之前,各界就在關注,中國可能藉由「假新聞」進行資訊戰,以此干預台灣大選,加拿大媒體《環球郵報》亞洲特派員萬德山13日報導指出,社群平台「臉書」扮演打擊不實資訊的重要角色,不僅公開廣告檔案庫報告,把選舉期間的廣告花費與刊登者攤在陽光下,還在台灣設立「大選戰情室」,即時防堵不實資訊傳播。
簡恒宇
2020-01-14 18:00
新聞
國際
國內
21萬粉絲中東網紅也道賀!「台灣會捍衛得來不易的民主」 外交部感謝72國恭賀選舉結果
我國總統暨國會大選11日已落幕,不過國際社會仍陸續傳遞恭賀之意,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今(13)日晚間表示,截至同日下午為止,已有7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就大選向我國表達祝賀,外交部代表中華民國台灣政府與人民由衷謝忱,而我國也會持續捍衛得來不易的民主、協助維護國際自由秩序及深化友好關係。
簡恒宇
2020-01-13 21:20
評論
政治
專欄
劉性仁觀點:2020年台灣大選後內外後遺症實難估計
選舉落幕,民進黨大勝,甚至狂勝,國民黨大敗,敗到一敗塗地,這是台灣多數民眾的選擇,選舉已經結束,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當然,勝敗理由非止於一端,也非特定年輕族群所導致,而是一個普遍的勢,蔡英文狂勝就怕得了大頭病。樂到政策亂搞亂衝,民粹橫行;國民黨慘敗,並不是韓國瑜、吳敦義等高層的責任,我們必須要問自己,難道藍營選民沒有責任嗎?這樣的內政及涉外情況的後遺症該如何修補重建?這實在是一個想到就頭皮發麻的問題。
劉性仁
2020-01-13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選後統戰來了!「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無法阻擋」 中國學者籲強化台灣年輕人的中國認同
中共官媒人民日報12日針對台灣總統大選結果舉行座談會。與會中國學者認為,未來對台工作要將惠台利民政策措施進一步精細化,增強台灣民眾、尤其是台灣青年對中國的向心力和認同感。
中央社
2020-01-12 20:00
新聞
國際
國內
國際關注台灣大選》60國恭賀選舉結果 外交部:台灣會是他國追求民主繁榮的榜樣
我國總統、國會大選11日落幕,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美國國務卿龐畢歐相繼在選舉結果一出爐就表達恭賀,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今(12)日表示,目前總計有60個國家與國際組織的政要及友人透過致函、賀電及在社群平台貼文表達祝賀之意,強調我國期盼在既有堅實基礎上,持續與各國深化友好關係。
簡恒宇
2020-01-12 17:5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財經
2020台灣大選》台灣選舉向中國傳遞什麼樣的信號?國際觀察家這麼看
在持續數月的選戰喧囂後,台灣總統蔡英文11日創紀錄的得票數成功連任。密切觀察台灣選舉的專家們認為,這次選舉體現了台灣民眾對中國日益高漲的威權主義的譴責。
美國之音
2020-01-12 14: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台灣大選結果成香港強心針!觀選香港群眾:一定要來感受台灣民主
台灣大選11日落幕,首位女總統蔡英文不僅連任成功,得票數更寫下歷史新高紀錄,得到逾817萬票支持,而在台北市的競選總部現場,聚集不少香港民眾,一起見證勝選時刻,對於香港「反送中」運動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助選」蔡英文,來台感受選舉氛圍的香港人向《風傳媒》記者直言:「答案已很清楚。」
廖綉玉
2020-01-12 1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假消息滿天飛?《外交政策》:台灣大選打擊假新聞瞄準錯誤的目標
台灣總統大選及立委選舉於11日舉行,大選前的幾個月,台灣深陷假新聞風暴,一般媒體報導台灣受到假新聞攻擊時,大多聚焦於中國積極散播假新聞,企圖干涉台灣大選,不過美國《外交政策》10日報導認為,台灣大選打擊假新聞時瞄準的目標錯誤。
廖綉玉
2020-01-12 08:10
新聞
政治
國內
「並非我不努力」 沈智慧落選認敗、原因歸咎「芒果乾」
2020大選開票近入尾聲,各方候選人也紛紛自行宣布當選,幾家歡樂、幾家愁。台中第5選區(北、北屯區)民進黨候選人莊競程也在稍早宣布當選,以1萬票勝過現任國民黨立委沈智慧,沈智慧隨後也發表落選感言,表示雖祝福莊,但更期待他要有責任、勇於承擔,把承諾選民的事做好。
許玲瑄
2020-01-12 08:00
新聞
政治
國內
2020台灣大選》返鄉投票踴躍!10日高鐵南下人數創歷史新高
交通部長林佳龍今(11)日表示,10日開始進入輸運高峰,高鐵、台鐵都班班客滿,高鐵整天旅運29萬8667人次是營運以來第5高,南下搭乘人次18萬604人次則是營運以來新高。
中央社
2020-01-11 17:15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下班經濟學
「原來沒有投票權是這種感覺……」體驗台灣選前之夜激情時刻,香港人百感交加
「蔡英文凍蒜!」在高雄人山人海的造勢場合,香港旅遊品牌「GLOTravel」和台灣品牌「島內散步」合作的觀選旅團成員,淹沒在民進黨支持者的熱情喊聲中。當情緒從耳邊的喧嘩世界中抽離,團員A表示:「我才知道,原來沒有投票權是這種感覺。四周台灣人激情無比,是因為他們清楚自己有選擇投給誰的權利,但我們沒有這權利,也沒有機會經歷台灣人的選舉感受……所以我就在想,我們必須守好台灣。」
蔡娪嫣
2020-01-11 16:30
新聞
政治
2020台灣大選》「不想投總統票!」北市1選民把票攜出投票所
第15任總統、副總統與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今(11)日舉行,中選會雖事前有宣導,但投票所還是傳出零星違規狀況。一名陳姓婦女以「不想投總統」為由將總統票攜出,目前人已經被帶回派出所偵辦。
方莉婷
2020-01-11 15:54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