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Omicron 文章列表
#
Omicron
約 81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陳奕迅確診新冠肺炎催出疫苗潮 單日接種人數創近2個月新高
國內正處於Omicron第7波流行,門急診就診人次已連續5周上升,連原訂來台在高雄巨蛋「嗨唱」6天的巨星陳奕迅都不敵病毒病倒,只好將前3場演唱會場次延後。知名人物的一舉一動原就影響民眾至深,陳奕迅演唱會推遲雖令不少歌迷失望,卻意外帶動疫苗打氣。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光是昨(15)日就有2810人接種新冠疫苗,創下2個月來的新高紀錄,如果這樣的打氣能持續到6月疫情高峰,就教人安心多了。
黃天如
2025-05-16 20:02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陳奕迅確診「明高雄演唱會延期」!醫示警:每半年就會爆一波新冠流行
新冠肺炎Omicron第7波已開始流行,醫生的群組都在分享,最近幾天看的幾乎都是新冠肺炎的病人。台大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看來未來新冠肺炎每半年出現一波流行是逃不掉了,提醒若6個月內未曾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民眾,最好趕快去接種,否則一旦真如疾管署預測,此波流行高峰會落在6月,打了疫苗還要等14天才能發揮效果,可能就有點嫌晚了。
黃天如
2025-05-15 16:47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新冠第7波流行發威 上周就診人數暴增8成 4歲女童住進加護病房
疾管署上周宣布新冠肺炎Omicron進入第7波流行,上周疫情果然持續上升,就診人次5853,較上上周增加近8成,預計5月疫情會持續上升,但目前還不能確定疫情高峰會落在何時;更甚者,上周新增33例新冠肺炎重症,其中含1例年僅4歲的女童,另也新增4例死亡。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上周宣布新冠肺炎進入流行後,新冠疫苗打氣也隨之明顯上升;目前還有320萬劑莫德納JN.1供6個月齡以上民眾接種,請踴躍施打。
黃天如
2025-05-06 17:25
新聞
國內
新冠確診數量激增 胸腔科醫師揭大流行原因:這3類人把口罩戴好
新冠疫情再度進入流行期,全台上周暴增328例確診,快篩陽性率高達7成。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新冠捲土重來的關鍵在於「取消口罩禁令」,並表示這3類人最好把口罩戴好,以免中鏢。
駱肇樑
2024-06-14 14:44
風生活
如何判斷自己是感冒還是確診?醫師一圖揭感冒、流感、新冠肺炎最大差異,出現4症狀盡快就醫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雖已經漸漸消退,但天氣變化讓感冒的人數增加,許多人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確診新冠肺炎還是感冒。對此,台灣中醫台灣中醫預防保健協會創會理事長樓中亮曾分享,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病毒、一般流感及感冒的症狀特徵,並傳授5大自我保護守則,學習與病毒抗衡!
潘京婕
2024-02-25 08:48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新冠+流感、社區病毒群魔亂舞 口罩戴上、疫苗打起來
熬過3年新冠肺炎疫情,去年(2023)中旬疫情趨緩,很多民眾迫不及待拋開口罩的束縛,也不再積極接種疫苗。惟新冠肺炎從未消失,近期Omicron子代變異株JN.1在各國都有明顯上升的趨勢,疾管署亦預估,今年(2024)1月中下旬及春節連假後,可能相繼出現新冠疫情高峰。另現在也是流感流行季,尤其近日流感流行病毒型別有自A型流感H3N2轉換至B型流感的趨勢,且疾管署推測B型流感的流行高峰也在春節前後。因此,民眾若不想全家病懨懨地度過農曆春節,現在就應有所行動。
黃天如
2024-01-09 09:10
風生活
健康
為何會二度染疫,後遺症久久不癒?中醫曝有這些習慣的人最不容易生病
從2019年末在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冠肺炎(亦稱COVID-19、武漢肺炎等),疫情延續至今已經近三年。這一波堪稱「世紀災難」的新冠病毒疫情,除造成許多人不幸死傷外,對全世界造成的損傷既深且廣。
天下生活
2023-08-21 10:37
風生活
新冠肺炎》確診後幾天才會失去傳染力?醫師揭關鍵時間點,這天起幾乎測不到病毒量
在當時密切接觸者隔離「3+4」的防疫政策上路後,不少民眾好奇,為何密切接觸者只需要隔離3天?只隔離3天真的夠嗎?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說明,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新冠Omicron病毒株傳染力最高的時期,多是在症狀發生後的2到3天內,且確診者發病第3天後幾乎檢測不到病毒量,因此可作為密切接觸者隔離3天的參考。
潘京婕
2023-08-14 08:25
風生活
Omicron潛伏期有多久?接觸確診者隔多久做快篩最準?指揮中心公布最佳時機,第一時間測其實不準
因應本土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仍持續,若接獲曾接觸確診者的通知,最好應在幾天或幾小時內做快篩結果才準確?Omicron、Covid-19潛伏期會有多久?對此,指揮中心解答,1個時間點為做快篩的最佳時機。
潘京婕
2023-07-24 09:30
即時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最近好多人確診?台大醫示警「第4波新冠疫情升溫」 降級、脫口罩出現「沒事了幻覺」
近期因口罩令的解放,新冠病毒又悄悄在人群中蔓延,相較於之前的明顯症狀,輕狀與無症狀占了多數。疾管局16日宣布Omicron進入到第四波疫情,流感也正在升溫,醫師也表示,近期周遭的人陸續都確診,就連醫院的醫生都逃不過,且免疫負債造成流感延遲,若新冠與流感同時在社區流行,「雙重感染」下嚴重度恐會增加30%。
陳亭伃
2023-05-19 17:55
風生活
新冠疫情又升溫!疾管署宣布正式進入第4波流行,兒童出現10症狀立刻就醫
疾管署昨(16)日公布,綜合通報趨勢、醫療資源使用情形、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立數及住宿式機構陽性率等指標研判,COVID-19疫情上升,正式進入第4波流行,兒童重症風險不容忽視。
中央社
2023-05-17 18:28
即時
風生活
健康
全球首例「大角星」死亡個案!傳染力強襲東南亞 「結膜炎」找上門恐已確診新冠
新冠肺炎已延燒近三年,病毒株不斷變種,近期出現了新種病毒株XBB.1.16、又被稱為「大角星」(Arcturus),該病毒株的傳播速度十分快速,也大肆於疫情較為嚴重的東南亞肆虐,目前於泰國出現全球首例的「大角星」確診死亡個案。
陳星妤
2023-04-22 19:30
新聞
國際
印度新冠病例增多,Omicron新變種「大角星」搞的鬼!專家呼籲:症狀不嚴重,沒必要恐慌
別名「大角星」的Omicron亞種XBB.1.16引起關注,因為該病毒傳播速度比XBB.1.5還要快,在印度造成當地新冠病例急劇上升。不過,印度專家指出,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任何嚴重的XBB.1.16感染病例。
德國之聲
2023-03-29 21:56
新聞
國內
回顧SARS慘痛過往 沈政男曝新冠醫護死亡數據:當年的犧牲救了現在的我們
疫情逐漸趨緩,連日來確診人數低於萬人,台灣日前更大幅鬆綁室內口罩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於今(17)日臉書回顧,20年前的SARS議題,表示SARS的慘痛教訓,讓民間社會普遍戴起口罩,這成為避免了受波新冠疫情造成大批民眾的傷亡,「當年犧牲的醫護挽救了現在的我們。」
葉語禾
2023-03-18 16:10
風生活
今日新增8218例本土、41例死亡!為什麼台灣擋得住SARS,卻擋不過Omicron?名醫回憶和平醫院封院始末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宣布有本土確診8218例,境外移入198例,總共8416例確診(包含41例死亡)。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3-17 22:11
風生活
1922預約平台已退場,第三劑、第四劑疫苗怎麼預約?各縣市隨到隨打、醫院診所施打地點一次看
隨著Omicron疫情持續升溫,國內各縣市再度開始催打第三劑疫苗。但1922中央疫苗預約平台已於4月退場,緊接著是各縣市政府的「預約制」、「隨到隨打站」上場!針對各縣市執行方式不同,目前衛福部疾管署也在官網統整後推出因應之道:一種是第三劑疫苗查詢機制「各縣市預約制」清單 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另一種是「各縣市隨到隨打站」各縣市院外隨到隨打/接種站COVID-19疫苗接種地點。
518職場熊報
2023-03-15 18:40
風生活
健康
今日新增10876例本土、40例死亡!台灣降級解封須滿足1條件,公衛專家估這時間點可達標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宣布有本土確診10876例、境外移入184例,總共11060例確診(包含40例死亡)。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3-08 22:17
風生活
今日新增14083例本土、37例死亡!疫苗新制上路怎麼打、間隔多久?李秉穎一文解答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宣布有本土確診14083例,境外移入304例,總共14387例確診(包含37例死亡)。確診人數中,新北市2685例,高雄市1718例,桃園市1691例,臺中市1555例,臺北市1277例,臺南市1251例,彰化縣659例,新竹縣390例,屏東縣384例,新竹市338例,苗栗縣322例,宜蘭縣315例,雲林縣290例,花蓮縣236例,基隆市235例,嘉義縣225例,南投縣211例,嘉義市132例,臺東縣92例,金門縣39例,澎湖縣31例,連江縣7例。
黃子瑄
2023-02-23 22:03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新冠死亡率何時歸零?詹長權回顧Omicron肆虐歷程:這件事是當務之急
國內疫情趨緩,20日起台灣正式放寬室內口罩禁令,除醫院、照護機構及大眾運輸等2大類場所外,皆不強制配戴。針對疫情,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以國際新冠肺炎死亡數據進行分析,預估未來台灣死亡率有降低2至5倍的空間,甚至有趨近零死亡的可能性。
陳嬿婷
2023-02-22 18:30
新聞
國際
新冠染疫獲持久天然防護力 專家:打疫苗仍較安全
針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所做一項大規模研究結果今天顯示,確診後獲得防護力的時間,與施打疫苗同樣持久。
中央社
2023-02-19 04: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