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驗」全紀錄3 不可思議的5天

孩子試讀體制外學校的那5天,雖然我已做好心理準備,

但課程內容還是讓我們驚呼「這是怎麼一回事」……

二○一三年十二月十六日的一大清早,我們母子三人收拾了簡單的行李,七點出門、直駛宜蘭頭城「人文國中小」,準備開始為期一週的「試讀」。讓孩子自己透過真實體驗,來抉擇是否真的要轉學?

到校後,我先帶著四年級的兒子青青上三樓的「啟蒙班群」(小四、小五混齡)。就在我們不知所措的站在沒有隔間的「教室」裡時,一位看起來很年輕、戴著帽子的男老師走到青青面前,向他友善的伸出了右手:「我是阿毛!你好!」

青青眼含驚奇的跟這位「老師」握了握手。接下來,另一位身體前後各「掛」著一個小孩的「孟竹」,也來跟青青做了自我介紹。青青看到老師跟學生竟然可以這樣「打鬧」在一起,顯然覺得很新鮮,不自覺露出了微笑。

七年級的教室在另一棟。姊姊的行政老師給了我們一張選課單,讓她挑選這一週想上的課程。我大略看了一下,週一和週五整天是「家族時間」和「綜合課程」,其他三天大致分成上午、下午各兩堂課,有英文、國文、數理邏輯、藝術……等等,週三下午則是社團課。

就在此時,剛好來了另外一位「試讀生」,好巧不巧,正是以前姊姊足球隊的舊識!兩個好久不見的孩子開心的互相招呼後,我便決定把選課的「重責大任」留給她。

送兩個孩子進入學校後,我便驅車離開,四處繞繞轉轉:一方面找尋這週的落腳處,一方面也熟悉一下環境,為「轉學」的可能預做準備。繞了大半天後,我找到的一家民宿,老闆娘的一雙兒女正好也在人文國中小讀書,剛好解決了週三我沒法接姊弟倆放學的窘境。

第1天:你怎麼全身髒兮兮!

不過,儘管我已經有了「體制外學校課程有所不同」的心理準備,星期一放學時,第一眼看到女兒,我仍然忍不住張大了嘴合不攏來!站在校門口的她,整條長褲上黏滿黃黃的泥漿不說,一雙鞋子也沾滿了泥巴!兩手、兩腳……天啊!連臉蛋上都有泥巴!這是怎麼一回事啊?

女兒一看到我就興奮的大叫:「媽媽!我們今天去當『赤腳探查員』!」原來,她選了一個在田裡找尋「蛛絲馬跡」的課程,整個下午在田裡、山上,找尋動物活動過的痕跡。於是,除了看到「穿山甲」洞之外,最大的成果就是她那一身的泥漿了!在體制內學校,我從沒看過她弄到如此骯髒;不過,那一刻她臉上綻放的,卻也是久違不見的陽光。

第2天:沒選課也沒關係?

隔天放學回來,我問她上了什麼課?她聳聳肩,說她不喜歡「數理邏輯」,也不想玩「桌遊」,所以上午什麼都沒選,看了一上午的小說。下午英文課她選的是「影音英文」,看的是《復仇者聯盟》英文字幕版。

雖然我在參訪時已經知道,老師不會強迫他們上不想上的課,但仍然忍不住問了一句:「老師都沒意見嗎?」「沒有啊!老師說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們教室好多書,我把【饑餓遊戲】第二集看完了。」

「啊!對了!媽媽,」她忽然想到什麼,很興奮的對我說:「明天你要給我車錢,我們要坐車去宜蘭法院,看法官審犯人!」

第3天:誰要求你畫的?

七年級的公民課正在教《民法》、《刑法》。女兒在體制內學校時,社會科成績不怎麼樣,公民背得「離離落落」。但週三放學回來,她卻能夠有條不紊的把《民法》、《刑法》的差異解釋給我聽,還告訴我,他們在法院裡看了五個庭:有車禍、詐欺、意外傷害……等等。女兒隨即展示了一份自己畫的法院位置圖,圖上完整的把法官、檢察官、律師、原告、被告……等人的位置,畫得清清楚楚。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7693

【延伸閱讀】

傅娟:選校,先選快樂

羅文嘉:就讓孩子去試吧!

黃裕翔媽媽:我能給的,只有「笨笨」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