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深陷「烏克蘭門」風暴,涉嫌要求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調查美國前副總統拜登的兒子,藉此打擊可能在2020年與他競爭總統大位的拜登。早就對彈劾之舉磨刀霍霍的國會民主黨人立刻把握時機,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24日宣布正式啟動對川普的彈劾調查。不過川普有可能因此下台嗎?今後彈劾的程序該怎麼走?民主黨人又為什麼選擇此刻發動彈劾?
接下來的彈劾程序怎麼走?
裴洛西(Nancy Pelosi)指出,眾議院6個委員會正在調查川普(Donald Trump)可能犯下的、可彈劾的(impeachable)不法行為,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將根據調查結果起草彈劾條款(articles of impeachment),交由眾議院全院表決。
根據美國憲法第二條,總統「犯下叛國罪、收受賄賂罪、重罪或不檢行為」時,國會可在任期未滿前啟動彈劾。總統彈劾案的過程是:由聯邦眾議院發動彈劾總統,若以簡單多數通過,再送交參議院審判,以表決方式決定是否要將總統解職。屆時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將主持審判,參議員如同「陪審團」投下贊同或反對,100席中須至少67席(2/3門檻)贊同總統有罪,彈劾案才算過關,總統立刻被免職。

川普有可能因為彈劾案下台嗎?
由於民主黨佔眾議院多數席次,因此本次彈劾案有希望在眾議院通過。但是彈劾案在參議院遭封殺的機會很高,因為參議院目前支持共和黨、民主黨的席次分別為53與47,因此至少要有20名共和黨籍參議員倒戈,才有可能讓川普下台;目前看來,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以川普絕不認輸的性格來看,他也不太可能在眾議院或參議院表決之前主動辭職。
美國史上曾有3位總統遭國會啟動彈劾程序,不過3人都沒有因此而被「免職」。第一次是1868年的強森(Andrew Johnson)總統,他在參議院投票中僥倖過關。第二次是1974年的尼克森(Richard Nixon)總統,因為「水門案」(Watergate)被啟動彈劾,但他在眾議院表決前辭職。第三次是1998年的柯林頓(Bill Clinton)總統,因為染指白宮實習生陸文斯基(Monica Lewinsky),被控作偽證、妨礙司法,全案同樣進入彈劾程序,但未通過參議院表決。

民主黨為什麼這時候啟動彈劾調查?
川普上任以來,裴洛西一直對彈劾抱持懷疑態度,她3月接受《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專訪時解釋:「彈劾很容易分裂國家,除非有什麼令人信服的、壓倒性的、兩黨一致的東西,否則我認為我們不應該走這條路。」後來,「通俄門」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4月發布最終報告,未認定川普與俄羅斯「共謀」,民主黨也暫時放下彈劾念頭。
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裴洛西先前曖昧不明的態度,顯現民主黨人並不想讓外界(不論是川粉或川黑)猜透「彈劾」發動與否。民主黨採取模稜兩可的路線,可能是因為擔心一旦啟動彈劾調查,會惹怒大批共和黨支持者與中立選民,屆時2020年國會選舉,溫和派民主黨人的戰況會很艱難,難保眾議院多數席次。

川普打給烏克蘭總統的電話為何引發風暴?
轉機在9月出現,《華郵》18日揭露,美國情報人員透過體制內的「揭密者控告」(whistleblower complaint),指控川普與「某外國領導人」通電話時,做出極不恰當的「承諾」,而《華郵》與《紐約時報》(NYT)深入挖掘,鎖定7月25日川普與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通話,川普疑似拿援助威脅,要求哲連斯基調查拜登(Joe Biden)次子杭特(Hunter Biden)是否涉嫌貪汙。
換句話說,川普疑似濫用總統職權謀求個人政治利益,威脅外國領導人調查自己在下屆大選的潛在對手,這消息一出,民主黨內就連中間溫和派都喊話彈劾總統。BBC指出,善於察覺政治情緒的裴洛西感受到了這個轉變,於是改為支持發動彈劾。
曾堅決反對彈劾川普的紐約州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羅斯(Max Rose)就改變態度:「這是嚴重危機,必須把所有選項擺到檯面上。共和黨人是時候與所有美國人一同對真相感興趣了。」

接下來還可能發生什麼事?
BBC預測,白宮接下來會卯足全力撲滅民主黨燃起的彈劾之火。川普已經宣布,他將會自行公布7月25日與哲連斯基的通話紀錄,「你們會看到,那是一通非常友好且完全適當的電話。」根據美國總統與外國領導人的通話標準程序,白宮公開的可能是官員聆聽通話時寫下的筆記。
根據路透/益普索(Reuters/Ipsos)24日公開的民調,拜登的支持度上漲,20%的民主黨支持者與中間選民表示明年會投他。不過僅37%美國大眾支持彈劾川普,低於9月初的41%,以及5月「通俄門」報告公開後的44%。
川普如果下台,誰會入主白宮?
BBC認為,川普與民主黨可能會陷入長期的對抗,也許直到2020年11月總統大選之前,川普都要在憲政危機的陰影下競選連任。但是若在下屆總統大選之前,川普就被聯邦參議院認定有罪,遭彈劾下台,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將繼任總統,直到川普剩下的任期結束,也就是2021年1月20日。
依美國憲法規定,彭斯繼任之後還可以競選總統兩次。美國自1789年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當選總統以來,共有9位副總統未經選舉就直接繼承大位,絕大多數是因為前任總統在任內過世(病故或遇刺);只有1974年的福特(Gerald Ford)是因為總統辭職而繼任,那位辭職的總統就是尼克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