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加拿大創作歌手、音樂人、詩人與小說家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10日與世長辭,享壽82歲。他的臉書粉絲專頁貼出這個令舉世歌迷心碎的消息:
「我們滿懷哀慟在此宣布,傳奇詩人、歌曲創作人與藝術家李歐納.柯恩已經過世。我們失去音樂界一位最受敬重、最多產的前瞻者。之後我們將於洛杉磯舉行紀念儀式。柯恩家人哀悼之餘,期望世人能尊重他們的隱私。」
柯恩以淺斟低唱、沉鬱宛轉的嗓音風靡歌壇50年,歌詞中洋溢著對於宗教、政治、孤獨、性、人際關係的探討,名作如《Hallelujah》、《Suzanne》、《Bird on a Wire》、《Famous Blue Raincoat》都讓聽著低迴不已。在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舉世人心惶惶之際,傳來這樣的噩耗,分外令人悲傷。
今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巴布狄倫(Bob Dylan)曾形容柯恩的作品「深沉而真實」、「多面紛陳」、「具有驚人的旋律性」。巴布狄倫告訴《紐約客》(The New Yorker)記者:「人們談到柯恩時,經常忽略了他的旋律。對我而言,他的旋律與歌詞都是天才之作。」
柯恩從來不是所謂的「天王巨星」,也沒有拿過葛萊美獎(Grammy Award)但先後獲選進入加拿大音樂名人堂(Canadian Music Hall of Fame),加拿大創作名人堂(Canadian Songwriters Hall of Fame),美國搖滾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同時被授予加拿大最高平民榮譽「加拿大勳章」 (Order of Canada)。
2008年柯恩獲選進入美國搖滾名人堂時,致辭人美國傳奇歌手路瑞德(Lou Reed)推崇他是「當今最高水平、最具影響力的歌曲創作人」(highest and most influential echelon of songwriters)。

1934年9月21日,柯恩生於加拿大魁北克省(Quebec)蒙特婁(Montreal)的威斯蒙(Westmount),一個雖屬中產階級、但源遠流長的猶太人家庭,母親一系來自立陶宛猶太世家,父親一系來自波蘭。柯恩曾說:「我從小就被人們耳提面命,我是亞倫(Aaron)的後裔。」亞倫是舊約聖經中的先知,摩西(Moses)的兄長,古以色列人第一位大祭司(High Priest)。
柯恩曾經戲稱,他的第一志願其實是當詩人,但實在無法養家活口,所以才改行當歌手。但是他剛出道時非常害羞,曾經唱紅《Suzanne》的美國女歌手茱蒂柯林斯(Judy Collins)回憶, 柯恩第一次登台時,唱到半場居然開溜,她百般哄騙才讓他回到舞台。
1960年代,美國民歌復興,柯恩與巴布狄倫、瓊妮米契兒(Joni Mitchell)、瓊拜雅(Joan Baez)、茱蒂柯林斯都是一時俊彥,經常一起巡迴演唱,後來雖然風格稍稍趨向流行,但詞曲創作仍維持鮮明的個人風格,嗓音也越發沙啞深沉。
美國鄉村歌手、影星克利斯克里斯多佛森(Kris Kristofferson)曾說,他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鐫刻柯恩《Bird on a Wire》的第一段歌詞。但其實這段歌詞,柯恩本人或許也會考慮留給自己當墓誌銘:
「像一隻佇立在電線上的鳥兒,像一個午夜合唱團的醉鬼,我以自己的方式爭取自由。」"Like a bird on a wire, like a drunk in a midnight choir, I have tried in my way to be free."
從歌詞到旋律,柯恩的作品總帶有一股陰鬱的氣質,但往往以黑色幽默點綴其間。他一生經歷多次憂鬱症發作,也曾沾染酒精與毒品,有記者問他是不是個悲觀主義者,他回答:「我完全不認為自己是悲觀主義者。悲觀主義者會一直等待下雨,但我早已全身濕透。」

今年稍早,柯恩接受《紐約客》專訪,談到死亡,「我已經準備好面對死亡,希望過程不會太不舒服。」1970年代之後,柯恩對佛教涉獵日深,成為日本旅美禪宗大師佐佐木承周的門徒。
20多張專輯之外,柯恩還留下10多部詩集與小說。上個月21日,柯恩發表60年歌唱生涯第14張錄音室專輯《You Want It Darker》,依舊好評如潮,但卻是他的天鵝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