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繼上月底啟用新北大都會公園的「台灣特色動物」主題遊樂區,6月7日再開放位於八里十三行博物館周邊、結合史蹟與地形的共融式遊戲場,市長侯友宜表示,文化公園不僅有美麗的左岸風光,也結合陶罐藝術建置,讓大、小朋友在開心遊玩的同時也能了解陶罐、圖騰等文化。
底部6處埋藏仿製的「大坌坑陶片」,讓孩子體驗考古的樂趣
為讓新北市的大、小朋友有更多休憩場所,高灘處推陳出新,建置結合大坌坑、十三行等文化的「八里十三行文化公園兒童遊戲場」,不只有刺激的滑索帶給小朋友新穎體驗,沙坑更是不同於以往的設計,在底部6處埋藏仿製的「大坌坑陶片」,讓孩子玩沙之餘,還可以體驗考古的樂趣,歡迎大、小朋友前來尋寶。

其餘A、B、D主題區預計在7月底完工,市民擁有31座特色滑梯及100組各式遊具設施
目前新北市有11座河濱共融式遊戲場,今年會再完成4座。上個月部分啟用的「全齡共融堤坡滑梯樂園」是全台規模最大的滑梯樂園,目前開放C區供民眾遊玩,其餘A、B、D主題區也預計在7月底完工,讓市民一次擁有31座特色滑梯及100組各式遊具設施。
高灘處表示,提到八里,大家總會聯想到考古遺址、挖掘古器等關鍵字,為提供民眾一個可以近距離體驗十三行遺址的場域,新北市於十三行文化公園建置富有文化特色的遊戲設施,期待成為當地熱門的指標景點,並促進民眾身心靈放鬆的休憩環境,為八里地區添增一處休閒、運動、遊玩的好地方。
八里十三行文化公園以大坌坑陶罐、十三行文化圖騰為設計主軸,不僅在觀景高台上有鏤空狀陶罐的裝置藝術,沙坑的遮陽棚也是以幾何圖案樣式來設計。為了讓乘坐輪椅的小朋友也能體驗玩沙樂趣,特別建置了符合輪椅高度的沙坑,方便親子同樂。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罷韓重挫韓江,藍營存亡待「朱侯」搭救 | 更多文章 )
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耗費一年多的時間建置園區,規劃內容除了有共融式的鞦韆、翹翹板、天旋地轉等設施,更利用公園內既有高低差約7.6公尺的大草坡,興建具有陶罐意象長約20公尺的磨石子滑梯以及滑草場,並配合文化探索的性質,設置以考古為主題的尋寶沙坑,將成為北臺灣第一座結合文化探索與環境地貌的兒童共融遊戲場,民眾若想體驗探險尋寶的樂趣,不妨考慮前往十三行文化公園欣賞八里地區的不同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