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晚報
晚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第三周,俄軍持續對烏國各大城市發動砲擊,戰事陷入膠著之際,捷克一家動物園將園內剛出生的東非黑犀牛(Eastern black rhinoceros)寶寶命名為「基輔」,表達對烏克蘭的支持。
猖獗的盜獵使野生東黑犀的數量僅剩下約800隻,被列為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物種,全球各地的動物園去年合計只有3隻東黑犀寶寶誕生。在母親 Eva 的悉心照顧下,基輔寶寶以每天增加一公斤的幅度「一暝大一寸」,也盼望迅速成長的新生命能為正抵禦入侵的同名城市帶來希望。
烏克蘭以外:不該被遺忘的危機
當烏克蘭戰爭佔據全球媒體的絕大部分版面,聯合國呼籲別忽略世上其他正在上演的危機:
- 葉門內戰進入第八個年頭,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深陷饑荒,被視為全球最嚴峻的人道危機,但聯合國籌集到的援助資金不到目標的3分之1,只能減少針對800萬饑民的糧食配給。
- 緬甸2021年2月爆發軍事政變以來,至少有1600 人被安全部隊殺害,還有數千人被拘留,除了軍方對人權的系統性侵犯以外,高達 1400 萬人需要緊急人道援助。
- 自去年美國撤軍阿富汗、塔利班捲土重來至今,阿富汗超過一半人口遭受嚴重飢餓,聯合國估計全球約有260萬阿富汗難民,境內還有340萬人流離失所。
As countries quickly mobilize to respond to the deepening crisis in Ukraine, UN leaders are urging them to not forget about the ongoing crises in places like Afghanistan, Ethiopia, Myanmar and Yemen.https://t.co/MUiqbGJ0gf
— Axios (@axios) March 17, 2022
性別號外
「為歷史留下紀錄,是所有記者都背負的內在召喚,這一點不分男女。但女性記者卻比男性花了更久的時間才抵達戰場。」隨著戰地報導不再是男性專屬,越來越多女記者走進戰爭前線,也改寫了戰地新聞的樣貌:「她們報導殺戮與被殺的場景,但也把同等心力拿來關注受戰事衝擊的、活下來的「人」。」
本周的走走 Herstory 帶我們看見許多女性戰地記者先驅為戰爭報導帶來的改變,以及她們身為女性在新聞現場的獨特優勢與困境,還有22位正派駐烏克蘭的女戰地記者清單,千萬不要錯過!

不能只有我知道
- 子女沉迷社群媒體是許多父母的困擾,社群平台可能對兒少造成的身心傷害也日益受到重視。而加州州眾議員提出的最新法案,將允許家長對社群APP公司提告求償。
- 多久沒有換廚房裡的菜瓜布了?根據美國團隊的最新研究,海綿是多種細菌共同生長的完美環境,甚至比實驗室裡的培養皿更適合微生物棲息。
An everyday item in your kitchen is a better home for many diverse types of bacteria than a petri dish in a laboratory, new research revealed. https://t.co/13kgCjRAJa
— CNN International (@cnni) March 18, 2022
Quote of the Day
男性抗爭者不願意承認女性在公共領域做出的貢獻,普遍地強化了她們的從屬性和依附性。
—中國女權、勞工運動者李翹楚
跟據「FreeLiqiaochu李翘楚」推特帳號公布的起訴書,李翹楚近日遭檢方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正式提起公訴,其中列出的第一條「罪證」,就是她與維權人士許志永的戀情。李翹楚自去年2月6日被山東臨沂警方帶走關押至今,在獄中因憂鬱症加重出現嚴重幻聽症狀。
「革命與愛是我的生活,我的生命主題。」雖然在媒體報導中總是被貼上「許志永女友」的標籤,但李翹楚曾指出這種「偉大男人身後女人」的男性視角,忽視了她本人的公共參與及行動,在訪問中直言:「我有英雄情結。但我幻想的英雄是我自己。」
而為李翹楚寫下這篇人物報導的獨立記者黃雪琴,如今同樣因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遭抓捕拘留。 (相關報導: 如果在戰時:一位女記者(附追蹤名單) | 更多文章 )

訂閱走走電子報,我們會送上:
- 【會員獨享】走走原創:別人還沒有寫出來的好故事
- 每天一則晚報:為妳精選的每日新聞摘要
- 每週一則週報:不可錯過的全球好文 Expresso
- 每週一則手帳:嚴選推薦線上活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