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堅論文抄襲爭議延燒三周,疑雲變風暴,愈解釋漏洞愈大,還逼到始終沈默的另一位當事人余正煌聘請律師,發出聲明,強調自己遵守學術倫理絕無抄襲;林智堅肯定不明白,有時候在權勢面前,尋常人的言語比政客更有力,事態演變至此,林智堅沒弄明白的錯事何止一樁。
選舉操作無益於學術誠信
第一,林智堅的碩士雙論文,不是蔡英文總統遠在海外找不到原本的博士論文,打不了迷糊仗,論文是否抄襲在學術倫理上,有客觀判定的標準,這也是為什麼余正煌聲明再簡短,還是不能不說,畢竟兩本論文如此雷同的情況下,「抄襲」幾乎實打實,要進一步確認的是誰抄誰。
第二,林智堅固然曾為新竹市長,是正在參選桃園市長的民進黨躍升之星,但在學術殿堂之前,他就是拿到碩士學位的研究生,「擺譜」擺不出論文正主的真相,拒絕出席台大論文審定委員會,只會更啟人疑竇,加深社會惡感。
第三,余正煌並未在第一時間與林智堅糾纏,相反的,他是在出席審定委員會後才發出聲明,換言之,身為調查員的他無意將事件政治化,誠如余正煌律師所言,余正煌抄襲無關公共利益,他要接受的只有學術倫理的檢驗;林智堅不然,做為公眾人物、參選中的政客,無可避免要接受社會對其誠信的檢驗,遺憾的是,林智堅陣營的所有操作,都圍繞著選戰打轉,偏偏愈是選舉操作愈是無益於學術誠信,這是一個矛盾的惡循環,不肯誠實面對自己的林智堅掉進去了。

余正煌的人生不比林智堅的政治生涯更輕賤
第四,學術之前人人平等,沒有誰能高於誰。林智堅捲入抄襲爭議,就算被撤銷學位,可能衝擊選情,但他不退,民進黨不換,都影響不了他的參選,至於選不選得上,就看選票檢驗,即使發生新竹市立棒球場未驗收就開打,致使球員受傷事件,民進黨的算盤迄今未變;余正煌則不然,若抄襲的是他,碩士學位被撤銷,他正在攻讀的博士學程不是得戛然而止,就是得推倒重來,還要面對公費賠償甚至懲戒,余正煌的人生並不比林智堅的政治生涯更輕賤,兩人的論文份量等重。
這也說明,為什麼林智堅指導教授陳明通二度聲明迴護林智堅,不論是出於主動或被動,都是敗筆,因為他犧牲的是另一位學生的權益和可能因此被打亂的人生,即使陳明通甚至是余正煌的博士指導教授,還羞辱了余正煌的掛名指導教授李碧涵,而她到現在甚至一語不發。不論是民調資料、研究架構、研究方法相同,都不能表示論文文字內容可以大比例雷同,以「沒有抄襲動機」更不能等同「沒有抄襲」,因為論文不是誹謗官司,只看結果不論犯意,即使無心抄了就是抄了。 (相關報導: 風評:林智堅業力大爆炸 | 更多文章 )
就像陳明通用「動機」、「犯意」掩護抄襲無用,林智堅律師、曾為蔡英文博士論文律師黃帝穎企圖用繁複的「司法程序」升高藍綠對決,用處也極有限。如前述,林智堅和蔡英文的兩道「論文門」,頗有落差,林智堅打不了迷糊仗,蔡英文身為國家元首,有司法豁免權,她不想上法庭對質,法官不能奈她何,最多就是不做出不利於被告的判決,司法在權勢面前低頭,只能讓被告彭文正一直頂著「唯一誹謗案通緝犯」的笑話,這個笑話,當然也是蔡英文的,更是台灣司法的。當林智堅律師團掛蘇宏達人頭施壓其迴避的時候,蘇宏達固然難免精神壓力,林智堅面對的卻是更實際形象傷害─原來他也是以權勢壓人的政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