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環保署今天澄清,媒體報導「英國廢塑料出口台灣年增逾10倍」,實際統計顯示,今年1到5月從英國出口至台灣的廢塑料量約1.47萬公噸,比去年同期0.60萬公噸成長2.46倍。
環保署廢管處處長賴瑩瑩告訴中央社記者,相關新聞是金融時報的報導,是將今年單月前幾個月最高進口量,對比106年單月最低進口量得到的增逾10倍的數據,但是應該要用年度同期對比才有代表性。
進口廢塑料 業者付費購買
她並說,進口廢塑料是業者透過付費購買的,要作為產業用料,加上106年底起中國大陸施行禁廢令,使得國際市場價格下跌,所以今年前幾個月,業者為降低生產成本,自然會把握相對低價期多進口些。
環保署統計,進口以「39151000006乙烯聚合物之廢料、剝屑及碎片」「39152000004苯乙烯聚合物之廢料、剝屑及碎片」「39159000900其他塑膠之廢料、剝屑及碎片」居多,今年1到5月進口量共計16.2萬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52倍,主要是從日本、菲律賓、美國、英國等國進口。
環保署昨天並赴現場訪視,賴瑩瑩說,發現廢塑膠進口業者購入的廢塑膠主要做為再生塑膠粒料,例如PET製作成機能性紡織品,PE則用於製作成塑膠棧板、垃圾桶或塑膠瓶罐等。
此外,賴瑩瑩補充,產業實況面,業者為確保購買產業用料的品質與數量,已自行訂定品質規格以及驗收標準,包含水分、重金屬、懸浮物等雜質等,比照使用原生料的方式進行管控,業界已經自主把關。 (相關報導: 塑膠吸管禁令正式上路!盤點8種材質環保吸管,其中這種還能吃下肚! | 更多文章 )
她進一步說明,產業用料是製造所需的原料,進口者不需申請許可;不過環保署將再會同相關部會儘速查明進口廢塑膠是否符合產業用料需求、摻雜廢棄物之情形,以及是否衝擊國內二次料供需市場,藉此加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