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巴西獎牌得主多為女性,體育決策卻是男性天下

巴西女排選手戴安娜・杜阿爾特(Diana Duarte)在贏得巴黎奧運銅牌後拿著國旗慶賀。(美聯社)

2024年巴黎奧運,巴西共獲得20面獎牌,其中12面由女性運動員贏得,儘管她們是國際比賽頒獎台上的亮點,但投入巴西體育界領導決策角色的女性仍占少數。

本屆奧運女性運動員為巴西贏得3金、4銀、5銅。金牌包括柔道項目的蘇薩(Beatriz Souza)、競技體操地板項目的安德拉德(Rebeca Andrade)以及沙灘排球項目的雙人組合派翠西亞(Ana Patricia)和杜達(Duda)。

銀牌包括衝浪項目的魏斯頓(Tatiana Weston)、競技體操個人全能和跳馬項目的安德拉德以及足球。

銅牌包括滑板項目的李爾(Rayssa Leal)、柔道項目的畢門達(Larissa Pimenta)、拳擊項目的費瑞拉(Bia Ferreira)、競技體操團體以及排球。

2024年8月10日,巴西女排隊員贏得巴黎奧運銅牌後相互擁抱慶賀。(美聯社)
2024年8月10日,巴西女排隊員贏得巴黎奧運銅牌後相互擁抱慶賀。(美聯社)

儘管女性運動員在國際比賽成績耀眼,但她們仍處於巴西體育界的主要決策之外。巴西奧委會負責制定策略並指導方向的董事會由12名男性和1名女性馬貴斯(Yane Marques)組成。馬貴斯曾是巴西5項全能運動員,在巴西奧委會擔任運動員委員會主席。

財政委員會成員包括6名男性和1名女性,道德委員會5名成員中,也只有1名女性。

在與巴西奧委會相關代表不同運動項目的聯盟中,情況相同。32個聯盟由男性擔任主席,只有2個聯盟由女性擔任主席,其中之一是巴西體操聯盟。

巴西體育科學學院(CBCE)教授塔法雷爾(Celi Taffarel)認為,這種差異是父權制、保守、壓迫、剝削社會的特徵,直接決定由男性主導體育結構,限制體育運動發展,企圖控制女性意志、妨礙女性參與體育行政管理工作;性別歧視,貫穿了工人階級的處境和鬥爭的階級意識,以及其中的性別鬥爭和民族鬥爭。 (相關報導: 人物》學霸、素食者、微笑劍后、賽馬會經理 「擊劍林志玲」的奧運金牌,為何又讓香港黃藍對立撕裂? 更多文章

塔法雷爾指出,巴西體育結構中充斥大男人主義、保守派對婦女的壓迫和剝削,為實現克服這種不平等局面,需要女性在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以越來越大的力量、活力和勇氣進行鬥爭,僅僅擔綱領導職位和贏得獎牌並不夠,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壓迫和剝削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