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一龍二鳳」是色情用語?民進黨如何對得起黨外「五龍一鳳」!

(圖/臺灣史料中心資料庫「五龍一鳳」合影)

日前立法院長韓國瑜在黨團協商時,通知民進黨團來參與司法院人事同意權討論,一句「一龍二鳳」戲稱柯建銘、吳思瑤與陳培瑜三位立委,引發民進黨及其側翼像是被戳中敏感神經一樣,在社群對韓國瑜發動全網公式,試圖洗腦大眾「一龍二鳳」是句歧視女性、缺乏平權價值的用詞。

先不論「龍」、「鳳」二字自古在華人圈本就自帶吉祥之意,即便時至今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依舊是表達期盼子女成才的諺語,亦有「彩鳳新雛」的祝賀語恭喜他人生女。雖然也有楊斯培之流的綠營學者使出民進黨慣用的「時空背景不同之術」,堅定認為當今「一龍二鳳」已是對性工作者的隱晦指稱,得出韓國瑜認知能力與判斷力不足的結論,那麼筆者就只得給這群綠營學者重新上堂歷史課,喚起他們對黨外時代「五龍一鳳」美譽與具體事蹟的記憶。

1957年4月21日,此時尚是國民黨獨大、民進黨尚未成立的威權時代,台北郭國基、台南吳三連、高雄李源棧、宜蘭郭雨新、雲林李萬居(以上為男性)與嘉義許世賢(女)等六位無黨籍候選人,同日當選為臨時省議員。這六名議員在任期間,時刻以人權改革為念,積極將進步思想推廣全台各地,故而被時人譽爲「五龍一鳳」,也成為1970年代新一批黨外運動崛起時,追述這六位民主先鋒的美稱。

在省議會任職期間,郭國基勇於以大砲風格質詢掌握大權的國民黨官員;吳三連積極反對政治迫害與促進族群和解;李源棧致力督促政府遏止警察刑求嫌犯的惡性事件;郭雨新多次提出平抑物價與解除報禁的議案;李萬居急聲批判《檢肅流氓條例》淪為排除異己與公報私仇的工具;許世賢更是曾於1961年直接提出「迅予解除戒嚴令」案,逐條陳述戒嚴之非必要性。國民黨政府雖未全盤採納「五龍一鳳」的建言,卻也先後頒行《冤獄賠償法》(1959年)提供承受冤情者事後救濟的管道,以及降低肥料換穀比例改善農民生活,參考部分「五龍一鳳」的想法調整國策,漸進式修正自身執政弊端。

如今在民進黨執政體制中,現任監察院長陳菊與前立法院長游錫堃乃是郭雨新當年親自提攜進入政壇,嘉義市黨部現任主委黃大祐與許多黨籍市議員也都是許世賢領導之「許家班」的嫡傳子弟,然而這些都是徒有虛名,因為民進黨本身早已將「五龍一鳳」的改革精神與進步思想忘得一乾二淨—在賴清德上任滿一週年的這段日子裡,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內對蔑視國會的內閣閣員始終極力護航,在院外操作大罷免製造社會對立;中央政府持續「大內宣」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榮景,掩蓋民生經濟凋敝的事實;司法機關放縱與民進黨親近的洗錢犯交保後潛逃,但只要是在野陣營的涉案者就動輒羈押禁見;民進黨小編面對去年南韓總統尹錫悅戒嚴時,第一時間發文正面肯定與暗示政府效法;行政院官網更是直接將漢人改以「其餘人口」稱之,以去中國化姿態加深族群對立。種種作為都已經與「五龍一鳳」昔日追求的責問中央、民生安樂、司法正義、族群共融、反對戒嚴等價值南轅北轍。

賴清德與民進黨僅用一年時間將「五龍一鳳」的理想摧毀殆盡,本就對不起黨外運動的諸先烈,現在又進一步把「一龍二鳳」這種與「五龍一鳳」詞語結構相近的稱呼視作污穢之詞,這種自絕於歷史傳統與語言記憶的言論,暴露的不只是文化水準的低落,更是對九泉之下黨外前輩們的背棄與徹底遺忘。 (相關報導: 風評:賴清德指著和尚駡禿驢 更多文章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系學生、政治學系準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