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復仇者聯盟2」演什麼─要錢要權之外還有……

4年前的「復仇者聯盟」今年改為由國民黨主演了。(台中市政府提供)

4年前大選民進黨大勝,6都中一口氣拿下4都,當時中央是國民黨執政,4名綠營市長首次參加行政院會離開時,4人一字排開意氣風發前行,被稱為如「復仇者聯盟」;4年後民進黨大敗,民進黨六都中只剩下2都,取而代之的是藍營新市長意氣風發出席院會,被稱為換黨作看看的「復仇者聯盟2」。這次「復仇者聯盟2」到底會有什麼看頭?

自古至今,地方對中央最核心的要求,沒有太多例外,大概就是:要錢要權。要權實屬必然,凡事都給中央管死死,民選首長就沒太多戲碼好唱,「地方自治」也成虛幻。但要權之外要錢更實在、更重要,因為沒錢有權也幹不了事。

以現有財政劃分法的分配所言,沒有任何地方政府財政上可完全自給自足,即使全台政經中心、被視為財政最佳的台北市,自有財源比例大概接近9成,其它5都大致在7成到8成多,至於其它可憐的小縣市就低到4-5成,最慘的是連自己的人事費都無法靠自有財源支付。

這還是指「正常情況」下,如果首長「雄才大略」有滿腦子的計劃、建設要推動,如果中央不支持,一定無法推動。以動輒數百上千億元的捷運而言,沒有一個地方政府有能力負擔,中央補助款是必要條件。台北捷運經費有一半靠中央,高雄捷運是75%。蔡政府前瞻計劃8800億元中近半是給各地方的軌道建設,也都要求搭配一定比例必須由地方必出資分擔。

此所以4年前的「復仇者聯盟」在首次參加的院會上,陳菊就向當時的院長毛各國提出「中央、地方分工、分權」,要中央訂定統一規範後就「資源下放地方,給予地方充份的授權」,這是非常務實的「要權要錢」,至於那番談開啟台灣「互信政治」的話就顯得形而上了一點。這次「復仇者聯盟2」六都首長沒有例外的向中央爭取補助款,韓國瑜則符合其直白個性的要中央答應給高雄市的補助款,「如實核發不縮水」、「一個都不能少」。

但除了依「慣例」的要錢要權外,這次的「復仇者聯盟2」,最重要的就是圍繞著能源政策、供電發電的「減煤、空污」等議題─如台中市長盧秀燕在院會中要中央把效力最差的中火4號機組明年起停止運轉。現在是冬天,屬於全年的用電離峰季節,到明年夏季(或甚至只要天氣變熱後),用電高峰期出現後,中央與地方的這場戰爭可能就不再如此彬彬有禮了。

依照經濟部的估計,今年(2019)夏季供電會比去年更樂觀而有餘裕;去年酷暑出現時,備轉容量率大概都掉到5%左右,還有在2%上下驚險過關;經濟部今年是以維持10%備轉容量率為目標;而對今年供電能較樂觀的原因主要是通霄及林口兩電廠有新增機組加入增加258萬瓩。 (相關報導: 敗選何去何從》民進黨沙場老將中途落馬 續留地方服務累積能量 更多文章

不過,這個計算基準應該是以中南部所有火力電廠機組都「燒好燒滿」推估,因為蔡政府力捧力推的離岸風電,到明後年都還一度電都發不出,但這次出差錯的機率較過去大大提高了,因為中南部火電廠兩大重鎮:台中、高雄,原本都是自家人執政,一切好說話;但現在換黨執政,而且盧與韓都曾力打空污主題─台中的盧秀燕更是幾乎靠著空污議題擊潰對手,當選後她就明白表示:反對中電北送,她質疑,民進黨施政不平等,卻要台中人承受苦果,「台北人不想要空汙,難道台中人就想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