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小農謝銘鍵 返鄉當「穀王」

七年級大男生謝銘鍵花了十年磨一劍,透過插畫、網路行銷、一點堅持與固執,種出農夫的彩色未來。(多維提供)

誰說台灣農業沒有競爭力?誰說台灣只剩老農沒有未來?台灣精緻農業可以師法日本,注入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花蓮,玉里,台灣好米的家鄉;綠油油的水田,映著藍天白雲,他們的主人是今年34歲、綽號小劍劍的開朗小農謝銘鍵,自詡「農夫界金城武」的他,是個書中沒有黃金屋、只有七龍珠、喜歡畫畫的七年級大男生。11年前的台北夢碎後,謝銘鍵決定返鄉務農,但迎接他的不是故鄉的溫暖,而是左鄰右舍、三姑六婆的冷嘲熱諷,有人勸他回台北工作、有人問他為什麼想不開要回家種田?種田能有什麼出息?滿腹委屈的謝銘鍵為了「證明自己是農夫」花了十年磨一劍,透過插畫、網路行銷、一點堅持與固執,種出農夫的彩色未來。

台東市玉里(取自網路)
有人問他為什麼想不開要回家種田?種田能有什麼出息?滿腹委屈的謝銘鍵為了「證明自己是農夫」花了十年磨一劍,種出農夫的彩色未來。(取自網路)

發誓不種田 台北夢碎食言

退伍那天,謝銘鍵在花蓮火車站,內心天人交戰,是要北上去台北打拚?還是南下回家種田?在北上與南下的抉擇中糾結。聽朋友說「台北遍地是黃金」只要抓住機會,成功就是你的;加上從小看父母種田的辛勞,收成卻得看天吃飯,好不容易等到收成了,米價卻又被糧商、米廠或農會掌握,於是謝銘鍵買了生平第一張前往台北的車票,要一圓他的台北夢。

寫了第一份專長是種田、施肥、除草、插秧的履歷,謝銘鍵獲得了一份不太需要專業的電子工廠作業員的工作,晚上和7個朋友擠在一間頂樓加蓋的小房間裏,用父母從玉里寄來的白米、雞蛋、空心菜做成「玉里式蓋飯」果腹,過著克難的生活;然而這樣辛苦的生活並沒有讓謝銘鍵學會開源節流,台北這個花花世界,對從小在鄉下長大的他來說,一切都覺得新鮮,吃、穿、唱歌、泡夜店,不但讓謝銘鍵成為月光族(每到月底存款花光光之意),更成了每個月向父母伸手要錢的啃老族。

農耕收入不佳,為求生計,只好將大片耕地便宜出租給工廠。(攝影/謝繕聯)
農耕收入不佳,為求生計,只好將大片耕地便宜出租給工廠。(謝繕聯攝)

「在台北工作,我只學會一個裝電池的動作,每天盯著時鐘,等待時間過去。」謝銘鍵說,這樣的生活讓他開始感到迷惘,直到有一天,請假在家的他,叫了一桶瓦斯,看著送瓦斯的阿伯滿身大汗替他把瓦斯搬上頂樓,卻只多收50元的搬運費用,如果阿伯是我爸爸呢?每月向家裏伸手要一萬,爸爸就得搬200趟才能夠支付;如果這個阿伯是未來的我呢?這時,謝銘鍵決定「我要回家!」

青年返鄉種田沒出息?

現在,年輕人返鄉務農好像是一件有點「潮」的事,但在11年前,在花蓮玉里這個小城鎮,年輕人返鄉務農很丟臉!很多長輩認為,年輕人就是應該到台北打拚,種田能有什麼出息?但謝銘鍵不能理解的是,台灣以農為本,為什麼在台灣一個肯腳踏實地做事的年輕人,會因為他的職業是農夫受盡冷嘲熱諷?他只好假裝沒看見,每天把自己「關」在田裏跟家裏。

謝銘鍵剛回到家時,爸爸什麼都沒說就丟了一甲地讓他自己去搞,從小學就幫忙家裏種田的謝銘鍵認為種田有什麼難?插秧、施肥、除草不就是種田?他不明白為什麼爸爸那輩的老農夫要這麼傻,把肥料分四批灑,不如一次灑完,反正稻子會自己長大,等到收成時才發現自己有多「肉腳」。 (相關報導: 多維觀點》天貓賣台灣米PayEasy有錯嗎? 更多文章

謝銘鍵說,一般農夫種田一甲地可以產出1萬到1萬2,000斤不等的稻米,但他那甲地卻只收成2,000斤,不到正常值的五分之一,那時候真的超丟臉的!這個刺激,激起謝銘鍵的上進心,拚命上網查資料、看書,到處向其他老農夫們教,花了4年謝銘鍵終於搞清楚選種、基肥、追肥、穗肥這些種稻的知識,現在他終於可以自豪的說,他稻米的產量與質量已經能媲美資深稻農了!

捨不得吃光的生態好米。(取自網路)
現在,年輕人返鄉務農好像是一件有點「潮」的事,但在11年前,在花蓮玉里這個小城鎮,年輕人返鄉務農很丟臉!很多長輩認為,年輕人就是應該到台北打拚,種田能有什麼出息?(取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