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兩會涉台報告「行禮如儀」 學者:和戰之鑰在北京手上

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式昨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由大陸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圖為北京市民通過戶外大螢幕觀看開幕式直播。(中新社)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發表的政府報告中涉台闡述引發兩岸官民熱議,不少大陸民族主義者認為「這是大陸再一次向台獨宣戰」,而一些官場觀察人士指出,「涉台內容雖字數寥寥,但相關闡述符合未來一年對台工作基本方向」。

北京觀察人士指出,「完善兩岸交流機制是中央對台工作的基本方針,對於賴政府的刁難,大陸一直是擺出寬容的態度」。

李強對台闡述內容與前一日王滬寧在政協報告中的一致,只是作為大陸最高立法機構,需要相應發揮法律效應。至於今年《反分裂國家法》頒佈20周年,會場內外都有相關領域的代表委員談及,但大陸人大會議未見有修訂跡象。北京當局在涉台問題上顯得越發神秘,即便是在兩會進行之中,國防部長顧立雄稱維持台海利益符合美國印太利益」,北京也未因此進行輿論上的攻勢。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振廣此前接受傳媒採訪時認為,「交流合作將是今年大陸對台工作的重點,通過制度化、規範化建設,助力兩岸交流合作可持續發展,務實推動兩岸民眾走近走親。」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兼任副教授曾建元在受訪時指出,「要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兩岸基層治理對話和促進兩岸融合發展,都一定要在安定和平的環境中,透過交流不斷累積信任和友誼才有可能」,如果兩岸劍拔弩張,甚至兵戎相見,關於兩岸互利共榮的一切期待都是緣木求魚、海市蜃樓。

兩岸軍費互有增長  和平交流能否實現?

今年大陸兩會公佈的資料顯示,大陸國防開支達人民幣1.784兆元(下同),年增7.2%,增幅和去年相同。公共安全領域支出(維穩經費)則增長7.3%,達2428億元。已經是連續四年有所增長。這也和當前大陸社會經濟形勢下滑有著必然的聯繫,越是經濟較差社會維穩經費支出就會增長,加上政治環境日益惡化,民間戾氣四起已是基本事實。

同時,臺灣國防開支也在今年有所增加,兩岸在軍事領域的較量可謂劍拔弩張。對此,曾建元表示,解放軍不尊重海峽中線和臺灣領空、領海,來去如入無人之地,自然加深了臺灣的憂患意識,加強國防,提高自衛能力,是必然之理。臺灣無意反攻大陸,事實上也無法以合憲之公民複決方式更改國號、宣告獨立建國。因此,戰爭的責任只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方。

曾建元還提到,「解放軍挑釁式的繞臺,升高兩岸敵意,國軍一旦反制,極易擦槍走火,釀成軍事衝突。」他認為,「臺灣獨立無法通過公民複決,絕無可能!台獨最有可能的方式,就是在戰爭中,由總統發布緊急處分令直接宣告。」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若不想為臺獨製造是由,就是向臺灣人民證明維持法理現狀是兩岸關係最好的狀態,「那就是降低敵意,增加互信,尊重中華民國在臺灣的事實存在,尊重兩岸間無涉主權爭議的各項事務性協議的效力。」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AI產業突圍?中國經濟成長目標設定「5%左右」 陸學者:高歌猛進的歲月難再現 更多文章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指出「新的一年要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持續深化政治整訓,全力打好實現建軍100年奮鬥目標攻堅戰。」「強化黨的領導」成為今年大陸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提及的內容,但是鑒於現有基層躺平幹部成風,在對外問題上難以形成一致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