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除了新關稅基準讓全世界恐慌,他同時還宣告,將從5月2日開始、所有來自中國與香港的低價商品包裹,不再享有關稅豁免的優惠待遇,這也是長時間以來,各大電子商務業者廣泛使用的「低價進口免稅」(de minimis policy)政策,如今卻被川普視為,中資企業傷害美國本土零售業的惡劣行為。
《日經亞洲》提到,這個所謂低價進口免稅,主要是針對那些零售價在800美元(約新台幣2.65萬元)或以下的國際包裹,在運往美國國內時,得以免除進口稅與海關檢查的手續,原先立意良善優惠措施,近年來隨著跨國電商興起,成為各大平台壓低售價或增加獲利的方式,這個免除關稅和減少通關時間優惠,讓業者與消費者都很開心。但對於將關稅視為施政重點的川普與其團隊,這個行為絕對無法容忍。
U.S. revokes duty-free status for cheap China goods used by Shein, Temu https://t.co/Afwup3M3QK
— Nikkei Asia (@NikkeiAsia) April 2, 2025
白宮甚至在說明文件中指出,低價進口免稅政策,無形中助長了中國轉運商大量的「欺瞞性運輸行為」,其中許多人透過此政策,走私各種非法物品,包括合成類鴉片(synthetic opioids)。執法機構也多次查緝發現,許多從加拿大與墨西哥轉運進入美國的小型包裹,已經是芬太尼(fentanyl)與其化學材質偷渡的最大管道,然而就是因為這個免稅、免檢查的優惠,才產生這條毒品走私管道。
事實上,川普政府曾在2月初頒布行政命令,試圖遏止這個「扭曲現象」,終結來自中國大量低價商品湧入,要對這些進口貨物徵收10%關稅,並展開相關查驗手續。但隨著命令下達,需要查驗的低價包裹數量,遠比想像更加龐大,品項也非常複雜,讓美國郵政與海關系統面臨數以百萬計的包裹海,讓他們不堪負荷,才會最終只能暫停實施。

如今伴隨著全面關稅,根據白宮說法,原先屬於低價進口免稅範疇,來自中國與香港的包裹,將被課徵30%關稅,或是每件商品最低25美元(約新台幣828元)的固定稅額,而打從6月1日開始,每件商品的固定稅額將提高至50美元(約新台幣1656元)。這個決定,看在多數分析師眼中,則認為必然會使電商成本上升,屆時增加的成本恐怕將被轉嫁至消費者身上,川普眼中這群「邪惡的」中資電商不一定是唯一受傷的一方。
被視為傷害美國本土零售業的罪魁禍首,是在疫情後期崛起的兩大電商Temu與Shein,其中Temu更是中國電商大廠拼多多的副品牌,從中國直接發貨、搭配上述提到的低價包裹免稅,大幅壓低售價讓美國民眾撿便宜。從統計數據來看,2020至2024年期間,低價進口免稅包裹數量翻倍成長,其中多達1.4億個包裹透過該優惠進入美國,大約有6成來自中國,由此可知背後涉及多大利益與市場。 (相關報導: 拼多多、蝦皮被美國點名:中國與亞洲大型電商仍充斥盜版商品,華府提醒民眾別在網路買藥 | 更多文章 )
Temu and Shein packages are pouring into our country without inspections and evading taxes, ultimately harming American workers and businesses.We must close the trade loophole that these Chinese companies use to evade our tariffs. pic.twitter.com/guHF6LWyMg
— Sherrod Brown (@SenSherrodBrown) August 31, 2024
邁阿密大學(Miami University of Ohio)副教授姚亨利(Yao "Henry" Jin)表示,這些中資電商很早就嗅到風向,也開始著手調整商業模式,從過去中國直接發貨,轉變成在美國當地設置倉儲轉運,但是這些增加的成本,必然會反應在商品售價之上,未來恐怕很難再打削價競爭,消費者也更難「撿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