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關稅衝擊 台灣一名產業估3個月後衝擊消費者:籲政府主動降關稅

因應美國總統川普對台32%關稅衝擊,總統賴清德今日下午將與中小企業進行座談。(資料照,劉偉宏攝)

因應美國總統川普對台32%關稅衝擊,總統賴清德今(6)日下午將與中小企業進行座談,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指出,新關稅結構通常會在3到6個月內逐步反映到終端價格中,預期最快在第3季,就會在通路觀察到實質影響,呼籲政府審慎研擬是否能主動釋出降稅訊號,以爭取與美方談判的空間。

自行車輸出公會表示,全球自行車產業在 2024 年完成了大部分庫存去化,2025年以來市場逐步回溫,特別是在中階實用型產品的需求帶動下,整體市況原本朝向「穩中向好」。然而,美國針對台灣產品課徵32%對等關稅,確實對我國輸美產品造成重大衝擊。

自行車輸出公會提到,短期內,由於各國關稅差異而出現部分急單回流台灣,形成「關稅利差」所帶來的轉單效應;但中期來看,當關稅調整已經反映至終端通路,市場將可能出現「消費放緩」甚至調整訂單來源的狀況。長期而言會員普遍擔憂訂單會再往「低關稅」地區國家轉移風險,也有部分廠商因應上述情況而啟動供應鏈再次調整,對外產能調度評估。

自行車輸出公會指出,以過去貿易政策變動經驗來看,新關稅結構通常會在3到6個月內逐步反映到美國通路端與消費價格中。特別是電動自行車與中高單價產品,毛利結構有限的品牌商將被迫轉嫁部分成本。這段期間消費者會感受到售價調升或促銷活動減少,進而影響銷售動能;因此預期最快在第3季,就會在通路觀察到實質影響。

自行車輸出公會強調,呼籲政府審慎研擬是否能主動釋出降稅訊號,以爭取與美方談判的空間,降低關稅壁壘所帶來的長期風險。他們不鼓勵也不急躁,但也必須適時進行評估權衡「低關稅海外新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