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變變變,投資人該選股還是選市?專家示警:關稅不確定性持續

美國總統川普政策變來變去,讓人難以猜測他的下一步動作。(資料照,美聯社)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不理性的關稅亂拳,全球政府與企業陷入未知,即使先前宣布給予90天的暫緩執行,但他政策變來變去,讓人難以猜測川普下一步動作。財經作家游庭皓表示,短期內,關稅措施似乎已告一段落,但仍存在2大不確定性,首先,是否針對半導體產品進一步加徵關稅?還是現行的10%就此定調?第二,美中之間的競爭會使得許多台商短期內來不及撤離中國,而被課予高關稅,最終形成獲利的重挫。

游庭皓在節目《金臨天下》指出,目前來看,川普的決策幾乎都取得一定成效,短期內的不確定性似乎有望逐步降低,然而,從中長期角度來看,潛在的風險仍會逐步升溫。以電子產品為例,目前僅課徵10%的關稅,但未來是否會針對特定電子品項加重課稅,尚未明朗,這樣的政策變數,勢必會影響到像台積電、鴻海、蘋果等企業。

游庭皓提到,在投資策略上,可能會面臨2種選擇:

一、選股不選市:即選擇具備高度競爭力的產業龍頭企業,即使面臨重大利空,像台積電這樣的公司,仍具備一定程度的市佔率與技術優勢,雖然部分產能將從台灣轉移至美國,但其產業護城河依然存在。

二、選市不選股:暫時放棄挑選個股,轉而選擇具整體優勢的市場。以目前趨勢來看,美國的FDI(外國人直接投資)正以驚人速度流入,顯示儘管川普的政策充滿不確定性,最終真正受益的仍是美國本土企業。因此,從資金配置角度,美國市場仍值得優先考量,並選擇具護城河、具有高度事佔的企業做為主要的投入方向。

川普為何暫緩對等關稅?民調、債市混亂成關鍵

游庭皓認為,川普會宣布暫緩關稅90天,就是因為面對美債市場的流動性風險壓力,隨著全球對沖基金接連爆倉、國際資金大舉拋售美債,導致美國信用受到衝擊,這些金融壓力已被川普納入政策考量。另一層壓力則來自於民調,川普的一切行政動作本質上都來自民意授權,一旦民意不再支持,他就必須開始意識到未來選舉的風險。

游庭皓提到,根據蓋洛普最新民調,目前有高達6成的美國民眾對經濟表示擔憂,這一數字比上個月上升了10%。很有趣的是,川普正是因為對經濟議題的強硬立場而當選,如今,反而變成他執政下最被擔憂的問題。

針對有人認為川普任期內,可能對指數長期都在高檔,游庭皓指出,那就持有48個月資金慢慢投入,這也是唯一能採取的方式,畢竟因為要以一個總統採取的政策動作,來預估短期波動也很困難,不如往好處想,川普讓台積電能夠股價停下來4年讓你買,這是唯一可以思考的方式。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