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人年輕的時候很要好,長大後卻變了?作家曝「1關鍵」讓兩人關係不一樣

一旦自己改變, 也將牽動他人及身邊一切。(示意圖/取自pakutaso)

「諸行無常」中的「諸行」意指所有由因緣造就的事物。其中也包括不好的人際關際。之所以稱為「無常」(不會永遠持續、會發生變化),是因為任何事物的因緣(條件)都會不斷增添或替換。

在人際關係中,選擇與彼此互動的人各有其因緣,然而這些因緣瞬息萬變,也隨之影響了彼此之間的關係。

如果你想與難相處的人保持距離,只需加入「專注投入於某項事物」的因緣,這樣一來,就不必刻意表現冷淡,只需要說出「我現在很忙」,對方自然會逐漸遠離。如果對方的言行讓你感到不悅,不妨試著理解其背後的原因,這種因緣的加入,將能減弱彼此之間的敵對情緒。

如果你想盡早結束這段壞的關係,最好的方法是創造改善關係的因緣。然而,對方的因緣也可能會發生變化—可能因為某些事件而改變了心境,或可能因為工作調動而離開。甚至可能因為迎來生命終結,而徹底結束這段關係。

總之,不好的關係終究會結束。

「那個人變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和以前不同」也是成長的一部分

人會改變,也有能力改變

我們有時會遇到那些與過去印象不同的人,或說話風格有所改變的人。

當彼此分開了一段時間後,雙方都會經歷相應的人生歷練而有所成長。基於這些經驗,曾經膚淺的人可能變得更為深思熟慮;而曾經過於固執死板的人,也可能變得更加圓融。

即使你曾誇口說「我就是這樣的人,永遠都不會改變」,但現實中總有某種力量(因緣)會迫使你改變。沒有人能永遠不變。

當然,不論好壞,也有些人可能會讓你覺得「完全沒變」。然而,人確實會改變,而且也有能力改變。

當某人的言辭和過去不同時,即使大聲責怪對方「你以前可不是這樣說的!」也毫無意義。隨著情況變化,想法改變是極為自然的事(反而言行不一致才更令人失望)。

不妨將「變化是一種進步」和「改變也是成長的一部分」的想法銘記在心,這樣也許會更好。

你是否想要讓所有人都喜歡你?這種貪求只會損害你的信譽

與許多人建立「良好關係」的唯一方法

被許多人喜愛固然令人愉快,也會讓你獲得更多幫助,生活也會變得更加輕鬆。然而,想要讓別人喜歡你,意味著你必須對他們的言行有所共鳴並貼近他們的生活。然而,對所有人都這樣做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試圖這樣做,最終會因為根據不同對象不斷改變自己的立場,進而失去信用。

如果你仍然想與更多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學會喜歡所有人。這是完全取決自己,並可以透過努力達成的。而學會喜歡他人的第一步,就是發現自己與對方的共通點。例如「那個人可能跟我一樣,也曾因為人際關係而煩惱」或「今天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國家」等情況。

這些認知引發的「共鳴」情感,有助於培養出接納他人的心態,而這種心態也能讓你的人生更加順遂。

不過,在你所認識的人當中,最多的其實是那些你既不喜歡也不討厭的人。同樣地,對大多數人來說,你也只是無關緊要的存在。所以,不要為了「喜歡」或「討厭」的情感而左右為難,學會淡然處之吧。

作者簡介|名取芳彥

一九五八年出生於東京都江戶川區小岩。現為密藏院住持、真言宗豐山派弘法研究所所長,以及豐山流大師講(詠歌)的詠匠。積極舉辦密藏院描佛講座、詠歌指導等弘法活動。

主要著作包括《有些事不必在意:不安、憤怒、煩惱都能放下,讓心平靜的106個練習》、《人生緣分法則:清晰易懂的人生指南》(暫譯,人生がすっきりわかるご縁の法則)、《不堆積的練習》(暫譯,ためない練習)、《般若心經:心靈「大掃除」》(暫譯,般若心経、心の「大そうじ」)(以上均為三笠書房「知性人生文庫」)等眾多暢銷書。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