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連鎖咖啡品牌星巴克(Starbucks),傳出私下聯繫私募股權、科技企業等潛在投資者,悄悄啟動出售中國業務的多種可能選項,只因為這個巨大市場,近年來競爭過度激烈,導致擁有7000多家門市的星巴克,營收甚至拼不過本土品牌瑞幸咖啡。
根據匿名知情人士的消息,星巴克目前處於諮詢階段,先向潛在投資者詢問觀點與方針,如果未來有可能達成出售交易,該品牌在中國的業務,估價上看數十或數百億美元。事實上,面對這個全球第二大市場,星巴克在中國雖擁有龐大門市基礎與品牌名氣,可如今的中國,正面臨總體經濟壓力,外加連鎖咖啡過度激烈的競爭,導致星巴克利潤遭到壓縮。
Starbucks is said to start process to revamp vast China business https://t.co/UmhJZhn0hP via @business
— Yahoo Finance (@YahooFinance) May 15, 2025
本土品牌快速崛起、消費者喜新厭舊的嚐鮮心態,讓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與庫迪咖啡(Cotti Coffee)等本土品牌,成功打響名聲且搶下更多訂單。
透過財報數據,不難看出星巴克在中國的尷尬處境,截至3月底為止,星巴克在中國擁有超過7750家門市,當季在當地創造約7.4億美元(約新台幣223億元)淨營收。但相比之下,其本土對手瑞幸咖啡,同期淨營收高達12億美元(約新台幣362億元)。

雖然面臨高度競爭、以及銷售額縮水的壓力,可是新接手星巴克的執行長布萊恩・尼科爾(Brian Niccol),似乎對中國市場有不少期待,希望透過內部調整產品組合與價格策略,讓星巴克重返過往高峰。尼科爾4月公司會議上表示,「我們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不變,我們也看到該市場未來,仍有巨大的業務潛力,對如何實現成長保持開放態度。」 (相關報導: 讓圍裙與LOGO更顯眼!美星巴克調整服裝規定,5月起員工上班「必須」穿黑色上衣 | 更多文章 )
在星巴克之前,已經有多家歐美連鎖品牌,當面臨中國市場競爭擴大時,選擇以出售業務方式,轉由第三方經營團隊接手管理,包含像麥當勞(McDonalds)與肯德基(KFC)母公司百勝集團(Yum! Brands Inc.),透過將中國業務出售給私募股權公司,讓企業能更彈性且有成長空間,也能更貼近當地消費者需求,讓餐廳能持續在中國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