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當代傳奇企業家許文龍,不僅以創辦奇美實業聞名,更以對幸福與財富的獨特見解啟發無數人。他不諱言:「我分紅給員工不是為了他們快樂,是為了我自己的快樂。」這番話表面冷冽,卻揭露出他對「利他即是利己」的深刻理解。本文整理許文龍對財富、幸福、財產分配的思考,包括「錢到底該不該留給子孫?」「分財產為何容易引爆家庭戰爭?」以及「真正的幸福從哪裡來?」透過這些反思,讓我們重新審視,什麼才是人生的真正價值。
我常講,一個人實際生活所需要用到的錢,實在不多,但若去比較「爸爸給你兩千萬,給我五百萬」,問題就來了。所有的事情都不管,只針對這件事。無法處理時,大家就拿出刀子「相堵」(互砍),然後要找爸爸算帳,爸爸若不在,就找媽媽出來。都忘記爸爸自小把你拉拔、扶養到長大,只是不知道財產分下去會變成這樣而已。
所以現在很多家庭,爸爸過世後,大家要先講清楚了財產分配,棺木才能下葬。我看台南市夠有名的某商界大老就是如此,棺木不知拖了多久才入土為安。
分財產比賺錢更難?許文龍用一個故事點破家庭悲劇根源
我有一個朋友,他有三個兒子。一生拚死拚活買了三間房子,自己一間,大兒子二兒子各一間,只有小的沒有。所以他退休至今,還在做工。有人就問他:「為什麼要這麼辛苦?」他說:「我若不買一間房子給小的,我死不瞑目,小兒子會一輩子怨我。」我跟他說:「這件事情很簡單,你就把另外那兩間房子賣掉,大家都沒房子,不就解決了?」可是,這麼簡單的事他不會去做,你看人有多傻,比動物還傻。
這在你們聽來,像是笑話,卻是普遍存在的事情。我這個年紀,身邊很多朋友都有這種情形,都是為了錢|不是供三餐溫飽的錢,而是分配給孩子的錢。分配不好,問題很大。
當然,我辛苦賺的錢,說完全不給子孫也是不近人情。只不過,全給孩子未必是好辦法,到底對他們是minus(減分)還是plus(加分),也很難說,照我想,是minus的成分來得重很多。
對於沒能力賺這些錢的人,我知道這筆錢是毒藥。
我知道我一生賺的錢若都給孩子,孩子一定不會快樂。因為他們也不敢用,他們會想「這是爸爸辛苦賺來的錢」,用了會覺得對不起父母。錢就是責任,這些錢也會衍生出稅金等等諸多問題,公司的事情他們霧煞煞,還要請會計師來整理。
我很高興的是,我的大女兒就很明確跟我說:「爸爸,我一毛錢也不要,你賺的錢你用就好了,看要做哪些社會事業,我日子過得去就好。」她自己也很乖,生活很樸實。我三個孩子都不曾問過我錢的事情,都認為「錢是爸爸賺的,看爸爸要用在哪裡」。他們這樣想是很好的,所以我也計畫把要給孩子的錢,拿去成立一個基金會,再讓基金會給他們做個顧問之類的,可以領個薪水,免得日後萬一沒頭路,至少還可以生活。
總之,「錢要留給後代」這種思想若不放,我們一代一代賺的錢,就無法回歸社會。 (相關報導: 兄弟姊妹共同繼承一間房,有人想賣有人不想賣怎麼辦?專家用1招解決,無痛換現金 | 更多文章 )
為什麼要「把錢花出去」?許文龍的真心話令人震撼
你看美國的大學,人家捐錢捐很多,多到花不完,但台灣的大學真的很可憐,沒人要捐錢。剛開始只有奇美有捐一點,現在別人才開始捐,但比起先進國家還是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