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被搜出一根辣椒,就會被單獨監禁8個月!」澳洲囚犯揭露中國監獄殘酷真相:台灣受刑人因為這一點接管廚房

北京第二監獄。(翻攝網路)

被關在骯髒的牢房內、與十多人同住,長期被剝奪睡眠、燈光終日不熄,環境衛生惡劣,並被迫從事勞動。澳洲公民馬修·拉達爾(Matthew Radalj)說,這就是中國監獄內囚犯面對的境況。

拉達爾曾在北京第二監獄服刑五年,該設施專門關押外籍囚犯,他目前已離開中國並決定公開自己的經歷,包括自己遭受或目睹的嚴厲體罰、強迫勞動、食物剝奪和心理折磨。

BBC已向多名曾在同一時期於該監獄服刑的前囚犯證實拉達爾的說法,很多人擔心其中國親友的安危而要求匿名,亦有人表示只希望遺忘過去、重新生活。

截至目前,中國政府尚未就 BBC 的查詢作出回應。

嚴厲的勞役生活之初

「我到達時的情況非常糟糕。他們在我被關押的第一間派出所裡連續打了我兩天。我整整48小時沒睡、沒吃沒喝,然後被迫簽署了一大疊文件,」拉達爾回憶其被囚初始的經歷。

這一切始於2020年1月2日,他在中國被捕。

拉達爾曾是北京居民,他聲稱自己在一間電子市場與店主因手機螢幕維修價格發生爭執而被錯誤定罪。

他表示,在被告知「在定罪率接近百分之百的司法體系中,為自己辯護毫無意義」後,他簽下了一份虛假的搶劫罪供詞,希望藉此減輕刑期。

法院文件顯示,這種做法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奏效,他被判處四年徒刑。

在正式服刑之前,拉達爾說,他被關押在一個獨立的拘留中心,經歷長達數月的「過渡期」,期間待遇更加嚴苛。

在這段「過渡期」中,拉達爾形容囚犯被迫遵守極端嚴苛的規則,生活條件極其惡劣。

「我們被禁止洗澡或清潔自己,有時一禁就是幾個月。連如廁都只能在指定時間,而且廁所骯髒不堪——上層廁所的排泄物會不斷滴落到我們身上。」

最終,他被轉送至「普通」的監獄,和其他囚犯擠在狹小的囚室,燈長期24小時亮著,連吃飯都在同一空間內進行。

據拉達爾所述,監獄中最多的囚犯群體來自非洲和巴基斯坦,但也有來自阿富汗、英國、美國、拉丁美洲、北韓及台灣的男子,大多是因為運送毒品(俗稱「毒騾」)而被定罪。

「良好行為積分制度」

拉達爾表示,囚犯經常遭受他所形容的心理折磨。

其中一項是所謂的「良好行為積分制度」,這項制度理論上是用來爭取減刑。

囚犯每月最多可獲得100分,方式包括學習共產黨文獻、在監獄工廠工作,或舉報其他囚犯。一旦累積4,200分,理論上便可申請減刑。

若以此計算,囚犯需連續三年半、每月獲得滿分,才有可能達到減刑門檻。

拉達爾表示,這制度實際上被用作心理操控和折磨的手段。

他聲稱,獄警會故意等到囚犯即將達標時,便以各種違規理由扣分。

這些違規行為種類繁多,包括但不限於:囤積或與其他囚犯分享食物、在走廊上「走錯線」(偏離地面的畫線)、將襪子掛在床上方式不當,甚至是站得太接近窗戶。

其他受訪囚犯向BBC表示,這套積分制度是一種「精神遊戲」,目的是摧毀意志。

曾在上海被羈押兩年的英國人彼得·漢弗萊(Peter Humphrey)表示,他所在的設施也有類似的積分計算與減刑制度,被用來操控囚犯,阻止減刑。 (相關報導: 在中國拒服兵役會怎樣?罰款近17萬,終身不得擔任公務員 更多文章

「監獄裡到處都是監視器,甚至每個牢房內有三個,」他說。「如果你越過地上標記的線,被獄警或攝影機發現,就會受到懲罰。若你沒按標準鋪好床鋪,或者牙刷沒放在指定位置,也一樣會被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