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億營收飛了!黃仁勳狠嗆美國H20禁令「毫無意義」點名中國這家大廠要贏了

黃仁勳指出,若華為在硬體之外也持續強化軟體,如此發展恐將逐步動搖輝達在CUDA生態系上的優勢地位,進一步動搖美國在AI產業的技術霸權。(資料照/顏麟宇攝)
目錄

在最新一波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晶片出口限制中,輝達(NVIDIA)首當其衝,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受訪公開表示,僅H20晶片的禁令,就讓公司損失達150億美元的潛在營收,美國政府也將因此少收約30億美元稅收,他直言,這樣的限制非常痛苦,也沒有長遠戰略意義。

禁止H20進入中國,真的能阻止AI競賽嗎?

黃仁勳指出,認為封鎖特定AI晶片就能阻止中國發展人工智慧,這種想法過於天真,他警告說,如果美企選擇退出中國市場,將會促成中國自建AI生態系,屆時,像華為這類本土廠商會迅速填補空缺,甚至打造出全球通用的新技術平台,長遠將削弱美國在全球AI市場的主導地位

限制輝達,是否反而推升華為的崛起?

黃仁勳強調,這樣的政策只會逼迫中國企業將資源轉向華為等國產替代方案,進而培養出強大的競爭對手,他指出,若華為在硬體之外也持續強化軟體,如此發展恐將逐步動搖輝達在CUDA生態系上的優勢地位,進一步動搖美國在AI產業的技術霸權。

美國企業是否該被允許在中國市場競爭?

「你不能單靠一紙禁令就終止AI發展。」黃仁勳強調,美國不該自願放棄中國這個年產值約50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他指出,中國有50%的開發者,如果美國企業無法參與這場競爭,不但無法創造新的就業與稅收,更等同將全球技術主導權雙手奉還。

禁令代價是什麼?55億美元損失早已寫入財報

面對出口禁令帶來的衝擊,輝達早在2025年第一季財報中就認列了約55億美元的損失,主要來自庫存與採購合約成本,這不只是企業的帳面損失,更是政策導向錯誤的代價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