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基建崛起!黃仁勳預言「GPU將取代石油」:各國搶建AI國力

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出席GTC全球媒體問答會。(資料照,美聯社)
目錄

「我們正站在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門口,而這次,關鍵資源不再是石油,而是GPU。」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在GTC全球媒體問答會上直言,「AIinfrastructure(AI基礎建設)將成為未來10年的世界競賽主軸」,國與國之間的運算能力,將定義國力。

隨未來數兆美元將投入AI資料中心建設,黃仁勳預言,GPU將取代石油,成為外交與產業的新武器。

資料中心如核電廠:AI成為下一代基礎建設

黃仁勳以Stargate為例,這是一個規劃中超大規模AI資料中心,單一園區耗電量可達1GW(相當於一座核電廠),他指出:「這其實就是十座100MW的資料中心拼接而成。這不是科幻,是現實。」

他強調,AI將不只是科技工具,而是和電力、網路一樣的重要基礎設施。各國必須建構自己的AI運算能力,不再依賴跨國雲端。「AI infrastructure is going to be part of society, part of the industry.」

AI是新石油:能源輸出國的算力轉型

黃仁勳也觀察到,包括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加拿大與印尼等傳統能源出口國,正在轉型為AI運算輸出基地。「這些國家擁有大量廉價能源與土地資源,未來不再出口石油,而是輸出AI算力。」

他認為,GPU輸出已不再只是產業出口,更是一種數位主權與國際影響力的展現。他直言:「輸出GPU,就是輸出標準、輸出平台、輸出生態系。」這也意味著,未來全球產業重組的核心,不再只是供應鏈,而是「運算鏈(Compute Chain)」。

從通訊革命到減碳減能:AI改寫電信基礎建設

黃仁勳指出,電信產業將是AI影響最深的基礎設施之一。以語音傳輸為例,傳統方法透過編碼壓縮音訊後傳輸再解碼;而AI壓縮方法可透過模型推論還原語意,「即使傳送資料有缺失,也能根據語意重建,品質更好、頻寬更省。」

他預言,AI將大幅提升頻譜效率與訊號品質,甚至將強化學習技術應用於多輸入多輸出(MIMO)天線控制上,讓基站如同「學會優化自身的機器人」。

更重要的是,他警告:「目前全球行動網路耗電已佔全球總能耗約3%,AI可望將此降為十分之一。」這對節能減碳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地緣政治與技術主權:AI是全球治理新焦點

黃仁勳將AI基礎建設形容為「全球數位新秩序的起點」,國家之間的技術擴散政策,將直接影響市場主導權與地緣影響力。

他更建議:「美國政府應重新思考出口限制政策,轉而擁抱加速AI擴散。因為如果我們不擴散,別人也會擴散。」

黃仁勳表示,NVIDIA將持續深化國際布局,從中東資料中心到東南亞戰略合作,再到台灣供應鏈強化,形成全球化的AI生態網絡。

AI新基建是地球未來的脈動

從過去的電氣化與網路化,到今天的AI化,AI基礎建設將成為產業升級、國家競爭力與外交戰略的三重交會點。GPU不再只是運算單元,它是AI時代的石油、是通往數位主權與創新的入口。

黃仁勳總結說:「我們正站在AI革命的開端,而這場革命的燃料,就是GPU。」
(相關報導: 股價崩跌60%!碳化矽晶圓龍頭爆破產 陸行之曝致命關鍵:被中國內卷打趴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