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社區營造國際發光! 三社區憑創意勇奪紐約、泰坦設計大獎

水林鄉蕃薯社區「蕃薯綠食堂」由廢棄豬舍改造成社區共餐、長者照護與食農教育空間。(圖/雲林縣政府城鄉發展處提供)

雲林縣政府近年積極推動的「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再傳捷報,113年度受輔導的水林鄉蕃薯社區、莿桐鄉榮村社區及大埤鄉西鎮社區,其空間改造與社區營造成果豐碩,近日分別榮獲2025年建築園冶獎、紐約建築設計獎銀獎及泰坦設計獎銀獎三項國內外大獎肯定,彰顯雲林農村在空間美學、永續理念與居民參與方面的卓越實力。

水林鄉蕃薯社區「蕃薯綠食堂」: 此計畫將廢棄豬舍成功轉型,導入全齡通用設計理念及環保建材,打造為兼具社區共餐、長者照護與食農教育的多功能空間,獲得2025建築園冶獎「社區景觀營造類」獎項。

莿桐鄉榮村社區「榮村療癒公園」: 社區居民共同參與整地,悉心保留原有老樹,並運用回收建材打造「不彎腰菜園」與友善步道,成功建構一處高齡友善且具共享精神的開放場域,勇奪2025紐約建築設計獎(NY ARCHITECTURAL DESIGN AWARDS)銀獎。

大埤鄉西鎮社區「猴所在」: 以該社區獨特的動物村為主題,巧妙結合居民的共同記憶、社區故事與雕塑藝術,規劃出富有趣味的導覽動線、生態池及別具意義的時光膠囊,榮獲2025泰坦設計獎(TITAN PROPERTY AWARDS)銀獎。

縣長張麗善對此表示高度肯定,她指出縣府持續透過「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媒合專業設計團隊與社區居民共同合作,推動由下而上的社區自主規劃與發展。此計畫不僅成功翻轉了許多閒置或低度利用的場域,更重要的是融入了地方文化脈絡,打造出兼具永續精神、在地故事與人文美學的公共空間。

張麗善強調,此次三項計畫同步在國內外重要獎項中嶄露頭角,是對縣府長期深耕社區營造策略的有力證明。她認為,社區規劃師制度不僅是空間的改造,更是串聯人與土地情感的橋樑。未來,縣府將持續投入資源,協助社區強化自主治理能力與永續發展潛力,期盼讓更多充滿在地特色的雲林故事,能夠被世界看見,走進更多人的心中。 (相關報導: 中央大砍雲林37.6億補助款 張麗善批中央轉嫁責任要地方買單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