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吃到毒蝦仁!口感Q彈要注意,營養師揭密「膨發蝦」4大特徵,吃多恐洗腎

市面上有些蝦仁雖然看起來肥美飽滿,但其實可能暗藏玄機。 (示意圖/取自photo-ac)
目錄

你愛吃蝦仁,卻懶得自己剝蝦嗎?當心!市面上有些蝦仁雖然看起來肥美飽滿,但其實可能暗藏玄機。營養師黃品瑄在臉書粉專PO文提醒,如果你的蝦仁表面光滑、沒有斑點,煮完水面還浮著一堆泡泡,那很可能是浸泡過磷酸鹽的「膨發蝦」!這些為了讓蝦仁看起來更漂亮、口感更Q彈的添加物,吃多了恐怕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包括傷腎、骨質疏鬆,甚至血管鈣化,超級傷身!

磷酸鹽是什麼?天然無害,但「非法添加」問題大

黃品瑄營養師解釋,磷酸鹽本身是一種無毒的物質,存在於許多天然食物中,適量攝取對一般人並無傷害。在食品加工業中,磷酸鹽也常被合法且適量地用於保水、保色、增稠、防腐等作用。

然而,問題出在少數不肖業者!他們可能會在肉類或海鮮中非法超量添加磷酸鹽,目的是為了讓食材看起來賣相更好、口感更Q彈。如果攝取過量,就可能對食用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辨識「膨發蝦」有撇步!營養師教你4大特徵

黃品瑄營養師指出,想要分辨你買的蝦仁是不是泡過磷酸鹽的膨發蝦,可以留意以下四個特質:

1.蝦味不濃: 幾乎沒有蝦味,只是靠調味來撐場面。

2.表面光滑無斑點: 正常的蝦仁會有天然的斑點,泡過磷酸鹽後會變得異常光滑。

3.煮後水混濁多泡泡: 烹煮時,水面上會浮出許多泡泡,且湯水變得混濁。

4.口感假Q: 雖然看起來肥嫩飽滿,但吃起來的口感卻是「假假」的Q彈,缺乏天然的嚼勁。

黃品瑄營養師強調,長期食用這類泡過磷酸鹽的膨發蝦,恐怕會增加腎臟負擔、導致骨質疏鬆,甚至加速血管鈣化,對身體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如何挑選健康蝦仁?4招教你安心吃!

那麼,沒有經過膨發處理的天然蝦仁,又有哪些特質呢?黃品瑄營養師也提供了四大判斷標準,讓你安心吃蝦仁:

1.蝦味明顯: 吃起來有明顯的蝦味,煮起來鮮味十足。

2.斑點清晰可見: 表面還能清楚看到蝦仁自然的斑點。

3.煮後水清澈: 烹煮時水質清澈,不會產生過多泡泡。

4.形狀自然: 蝦仁形狀自然,不會過度膨脹,呈現食材原始樣貌。

只要注意以上幾個重點,消費者就能更聰明地選擇蝦仁,吃得美味又健康,避免無意中攝取過多添加物。下次購買蝦仁時,別忘了仔細觀察這些「小細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