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團隊在2025年重返白宮後的前百日,透過一系列大膽且具爭議性的政策在全球引發震撼。核心政策聚焦於保護主義、強硬外交與內政改革,迅速改變全球政治與經濟格局,打破既有國際規則讓盟友與對手均措手不及,引發全球的焦慮與重新定位,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激進舉措各國被迫緊急協商以避免衝擊。川普團隊的百日執政之所以驚動全世界,關鍵在於其顛覆性政策與同溫層效應、集體迷失的交互作用。
集體迷失指群體在高度凝聚力與壓力下傾向於一致性決策,壓抑異議忽視風險。川普2.0的政府團隊組成特點以年輕化、忠誠度高、多元背景但高度意識形態化為特徵,反映其對掌控與快速執行的追求,試圖培養新一代保守派領袖打破舊有建制派勢力,為長期政治布局鋪路。這一支以理念而聚的團隊,其核心圈成員或近期加入的忠誠盟友,與第一任期相比更傾向剔除異議的聲音,被形容為一群小人得志的馬屁精,缺乏敢於直言的制衡力量。團隊成員背景涵蓋科技巨頭、前民主黨人以及MAGA運動核心人物,卻統一於反建制、保護主義與民粹主義的意識形態。政府效率部推動行政改革,顯示科技財閥在川普政府中前所未有的影響力,為激進政策如削減聯邦預算、廢除DEI項目提供了強大後盾,但也引發對權力集中的擔憂。
川普刻意挑選忠誠度高的成員排除潛在反對者,易導致決策偏離現實。對2020年選舉被操縱的堅持儘管被其顧問與法院多次駁斥,仍被團隊內部放大形成共享的錯誤信念。內部多數認同美國優先與反全球化立場強化同溫層效應,對等關稅政策被團隊一致推崇卻忽視經濟學家警告的貿易戰風險。將批評者貼上「川普偏執症」標籤,試圖將反對聲音邊緣化,強化內部團結但也對現實風險如全球經濟動盪視而不見,聲稱關稅可解決財政赤字卻無視經濟學共識,顯示其決策受內部迷思驅動。這種妄想不僅限於川普本人,還通過宣傳與社群媒體擴散形成支持者間的替代現實,關於烏克蘭戰爭與澤倫斯基支持率的錯誤陳述,被其團隊未加質疑地推廣。
川普團隊的集體迷失直接塑造了其百日政策的方向與全球震撼效應,促使團隊快速推行高風險政策如對等關稅、移民遣返計畫與聯準會改革,因缺乏內部質疑執行速度快但後果未被充分評估,也因過分自信而忽視潛在危機。對外交立場如退出北約、重新定義台海政策的無條件支持,難以預測美國政策全球陷入「集體迷失」。集體迷思強化團隊內部凝聚力,但也加劇美國社會與國際社會的分裂。國際媒體批評川普扭曲文明與道德,但這些聲音難以影響其支持者,凸顯同溫層與集體迷思的交互作用。當瘋狂領導人身邊無人敢說真話災難或不可避免,為這場政治實驗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同溫層效應指人們傾向於接收與自身信念一致的信息,從而在封閉的資訊圈內強化觀點,川普團隊善於利用這一效應鞏固支持者並擴大影響力。透過社群平台(如X)頻繁發文,痛批反對聲音為假新聞,並吹捧關稅與移民政策的成效,將川普百日新政譽為革命性強化其美國優先的形象。保護主義與反全球化立場也在全球部分民粹勢力中找到共鳴,例如歐洲與亞洲的極右勢力因而受到鼓舞,進一步放大其全球影響。投資人與政策制定者陷入迷失,對美國經濟的穩定性失去信心,美元與美債地位受到挑戰,國際秩序迷霧加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讓全球無法有效應對新格局,政策的不確定性與強硬姿態,讓盟友、對手與市場陷入認知混亂無法有效應對新現實。
川普百日執政的震撼,凸顯同溫層效應與集體迷失在當代政治中的雙刃劍作用,一方面迅速推進議程鞏固支持,另一方面也加劇社會分裂與全球不穩定。未來川普政策是否能兌現美國再偉大的承諾,仍需看其如何平衡內部團結與國際合作,然而當前全球的迷失狀態無疑為這場川普實驗蒙上一層不確定陰影。 (相關報導: 「笨蛋才拒絕」川普想收卡達4億美元波音當專機,連MAGA鐵粉都氣炸:這根本是賄賂!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大學教師,編著有《翻轉吧~經濟學!》等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