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駿觀點:戰略清晰與「九二共識,一中各表」

總統賴清德宣布針對5大國安統戰威脅的17項因應策略,明確將「中國」界定為《反滲透法》的「境外敵對勢力」。(資料照,柯承惠攝)

賴清德5月初接受《財訊》專訪時指出,「3月13日早上,總統府突然宣布下午舉行記者會,總統賴清德明確將中國定義為《反滲透法》所指涉的『境外敵對勢力』,並發布因應台灣面對國安及統戰威脅的17項策略。這項宣示,讓長期處於戰略模糊的台灣對中國政策,從此走向戰略清晰,成為兩岸關係歷史進程的重要轉捩點。」

確實,體量小的政治實體面對大政治實體時沒有玩弄模糊空間的實力,只能戰略越清晰越能對自己有利。同時,戰略清晰旗幟鮮明比模糊更具備調動人心的能量,越能夠團結人心。但有一個前提,戰略清晰必須站對位置,而且朝正確的方向邁進,才會有可持續性,也才能積累出戰略成果。若是站錯位置,必然會朝錯誤的方向發展,縱使在展現清晰之際或許可以激發人心,博得一時支持,往後終將禁不起事實基本面與一般經驗法則的檢驗與考驗,一時人心激情的支持也會逐步磨損消蝕,遲早會背離人心而歸諸失敗。

賴清德自3月13日所謂的戰略清晰起,迄今不過兩月餘,520就職週年演說已不再提戰略清晰核心的兩岸關係,也沒提到中國或中華民國,倒是提到「美國」7次,非常不尋常,不平衡。雖然使用台灣39次,但台灣只是個地理名詞,不是國際政治中的主權國家,不能作為戰略清晰所想支撐的主權主體。陸委會主委邱垂正5月21日在立法院再度重申,「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可見一斑,賴清德難道不知道嗎?若是自以為是地認為存在「台灣主權」,以此為概念運作,就是故意欺騙群眾,實際上是自我欺騙,遲早要面對國際政治的殘酷現實。時候未到,不是不到。

同時,在此戰略清晰的指導下,5月14日教育部長鄭英耀明確反對大中小學生赴大陸交流,無非意欲令台灣人民一代比一代更疏遠大陸,栽種培植仇中抗中的種子與苗圃,為仇中抗中夯實更堅固的基礎。

禮尚往來,當此「禮」一變為「仇」與「抗」,對方是不是也會「以直報怨」?軍事與經濟實力遠不如人,差距還在擴大,他日豈能僥倖?在仇抗教育之下,原本可發展以小搏大的軟實力也會失去作用,台灣還有什麼實力可以「抗中」?沒有實力之下的「仇中」,豈不是自尋速死,視死如歸嗎?

台灣人民不是傻子,經過頻繁事件的衝擊,總會慢慢覺醒的。多家民調出現對賴支持度死亡交叉,豈是偶然?

再者,如果持續堅持戰略清晰的錯誤道路,自鳴得意,自陷泥淖,難以自拔,戰略清晰的對手絕非佛系善茬,虎視眈眈,伏臥伺機已久,他日可能晴空之下,風雲驟變,倉促之間,電閃划空,驚雷連聲,恐怕連倉皇辭廟的片刻都不可得。錯誤道路上的戰略清晰可能恰恰是自我毀滅的肇因啊!先別得意!

反觀民進黨的對手國民黨,長期自我陶醉在自以為是的模糊空間,以致模糊敗壞了清晰思考的能力,提不出號召人心的論述,一路潰敗,淪落被紅綠夾殺的困境,可為殷鑑。

520當天馬英九建議恢復「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應該是看穿了朱立倫的「同為中華,異為體制」,故意迴避「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且實質為民進黨抬轎,將令國民黨陷入冗餘政黨的困境。 (相關報導: 日本藝人櫻井翔現身總統府專訪 賴清德談兩岸關係:盼美日協力防止戰爭 更多文章

然而,馬英九應該坦誠勇敢面對歷史事實與存續迄今的現實。國民黨從來沒有真正認真嚴肅且符合事實基本面的兩岸論述,只有簡單的命題與口號下的模糊路線,其兩岸路線就是從「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這句空洞矛盾的口號一路敗陣,迄今已被中共版的「九二共識」綁架,提不出足以感動號召人心之新情勢、新時代下的新路線,以致失失去執政權,大選屢屢敗陣。而且,國民黨長期所高喊的「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捍衛中華民國主權」、「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已經教會了台獨份子,為其完全吸收,反變成倒打自己的利器與鼻牽自己的韁繩,應為不爭的事實,馬英九難道沒有認識到這些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