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季正如火如荼進行,不少人以為自己全年收入偏低、不用繳稅就可以不申報。不過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提醒,這樣可能會錯失應得退稅機會,特別是有「股利所得」的民眾,就算總收入未達課稅門檻,也可能因稅額抵減規定取得退稅。
誤以為免申報!女子一查竟可退8,500元
一名李小姐去年年收入僅新台幣20萬元,自認未達起徵標準,不必報稅。她致電國稅局求證,原本只是確認「是否真的可以不用報稅」,未料專員進一步了解後,發現她擁有部分股利收入,符合「股利可抵減稅額」條件,建議她試算看看是否可退稅。
李小姐照指示透過手機報稅系統操作,填入相關資料後驚喜發現,竟然可退稅8,500元。她隨即選擇「直撥退稅」,填寫帳戶資料後順利完成報稅流程,省去臨櫃辦理時間,也保障自身權益。
股利抵減稅額怎麼算?最多可抵8萬
根據現行規定,自2018年起,個人若有公司或合作社等單位分配的股利與盈餘,可選擇將其合計金額按8.5%計算為可抵減稅額,單一申報戶最高抵減金額為新台幣8萬元。若抵減後金額超出應納稅額,差額即可申請退稅。
因此,即使全年收入未達起徵門檻,只要有股利所得,就可能擁有退稅權利。
報稅不只為納稅義務,更是保障權益
國稅局表示,許多民眾對報稅仍停留在「有稅才報」的印象,忽略實際操作後可能享有退稅優惠。局方呼籲,不論收入多寡,只要具備股利、扣除額、列舉費用等抵減條件,都應善用報稅系統進行試算。
此外,若選擇「直撥(轉帳)退稅」,只需填寫帳戶資料或勾選延用前次成功退稅帳戶,經審核後款項將直接匯入指定帳戶,安全又便利。
報稅期限到6月底 手機報稅方便快速
財政部提醒,113年度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申報期限為5月1日至6月30日。建議民眾可使用智慧型手機透過報稅專屬網站申報,全程僅需完成4步驟:驗證身分、填資料、確認金額與繳退稅,操作簡單又省時。國稅局也強調,「別讓自己的退稅權益睡著了」。 (相關報導: 稅收超徵5283億,全民普發1萬元有機會嗎?財政部提出「2規劃」定調了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