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創角色「a-We」亮相大阪世博 文化部揭台灣策展亮點

文化部於22日在東京COREDO室町Terrace舉辦「We TAIWAN 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萬博」媒體說明會。從左到右為李厚慶、王時思、林昆穎、台灣文化中心主任曾鈐龍。(黃信維攝)

文化部於22日在東京COREDO室町Terrace舉辦「We TAIWAN 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萬博」媒體說明會,正式揭示台灣參與2025年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的文化策展內容。文化部次長王時思指出,日本繼1970年後再度舉辦世博,是亞洲的重要時刻。台灣此次以「為未來加油,奇蹟之島」為主題,傳達台灣在歷經災難與挑戰後仍堅持創造、持續前行的韌性故事。

王時思、創意總監林昆穎與文化總會秘書長李厚慶出席,對外介紹8月即將展開的系列展演與城市串聯計畫,呼應世博主題「讓生命閃耀光輝的未來社會藍圖(Designing Future Society for Our Lives)」。王時思指出,未來難以預設,但只要全力活在當下,未來就會如奇蹟般降臨。疫情之後的世界充滿不確定,人們更需要希望與信心,希望透過文化行動為未來打氣,讓大家覺得生活依然值得期待。

本次策展由LuxuryLogico創意總監林昆穎主導,以「多彩」、「跨界」與「遊戲精神」為3大策展主軸。林昆穎表示,台灣社會長年在差異中學習共存,這樣的特質使我們特別擅長文化融合與創新。他強調,不是消除差異,而是擁抱差異,這正是台灣文化的魅力。

活動同步推出原創角色「a-We」,以泡泡為靈感設計的未來生命體,象徵台灣文化的彈性與轉化能力。a-We不僅將出現在展場,也將透過互動體驗與數位遊戲穿梭大阪街頭,串連觀眾的文化旅程。

文化總會秘書長李厚慶說明,「We TAIWAN」將進駐2大核心展區:新落成的新媒體展館展示台灣信仰與繪畫等傳統文化,百年歷史的中央公會堂則呈現台灣影視、科技與文學的跨域能量。活動也串聯大阪市區10個展點,透過數位平台「LineOA系統」與角色「a-We」,實現「城市即展場」的行動理念。

年度亮點「TAIWAN PLUS」也將首度於8月進駐大阪中之島,2個周末共集結百組台灣品牌,包括台灣啤酒、滷味、永續設計與夜市元素,由Blob club與方序中操刀打造「台日新風」視覺,展現MIT文化創意。官方也預告推出多款周邊商品,如犀牛盾聯名手機殼、玻璃紙鎮、MIT襪款與「a-We」造型周邊,預計6月起開放預購,並於市集現場同步販售,將文化延伸至日常生活。

會後受訪時,王時思表示,台灣希望透過這場展演與策展,讓世界看到一個樂觀而堅韌的島國形象。希望大家能更喜歡現在的自己,把生命當作一場可以享受的遊戲,未來一定會比想像中更好。「a-We」的創作靈感來自海底板塊撞擊,象徵台灣島嶼誕生的地質背景,也寓意這是一個來自平行宇宙的異世界生物,帶有寓言色彩。同時,「a-We」這個角色不會只是短暫亮相,而是會持續出現在未來各種文化行動中,成為與觀眾建立長期連結的存在。 (相關報導: 誰害阿兵哥沒飯吃?翁曉玲轟總統府「寧先犧牲廚師費」:現在解凍沒藉口了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