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沒上班也能領退休金!不是國保老年年金,符合1資格「政府月發4000元到身故」

2025-05-23 09:52
沒有工作的人該怎麼保障老年生活呢?透過加保國保也能領國保老年年金。那麼如果年輕時沒有繳國民年金保費,老了該怎麼辦?不繳保費確實就拿不到老年年金,但只要符合條件,就算不繳保費,則可領「老年基本保證年金」。(資料照/顏麟宇攝)
目錄

相信許多民眾都有發現,薪資常常會被多扣幾百塊、幾千塊,這個被扣的錢就是勞保費,等到年老時投保年資滿15年者、年齡達65歲,就可以領勞保老年年金,每個月都有這筆養老費直到身故。那麼沒有工作的人該怎麼保障老年生活呢?透過加保國保也能領國保老年年金。那麼如果年輕時沒有繳國民年金保費,老了該怎麼辦?不繳保費確實就拿不到老年年金,但只要符合條件,就算不繳保費,則可領「老年基本保證年金」。

沒上班也能領退休金!不是國保老年年金,符合1資格「政府月發4000元到身故」

老年基本保證年金、國保老年年金差在哪?

國民年金保險提供兩種老年保障措施:

第一種針對民國32年10月1日(含當日)以前出生的民眾,這類對象無需繳交保險費,只要符合申請條件(需經過排富審查),就可以請領「老年基本保證年金」。

第二種則適用於民國32年10月2日以後出生、曾參加國民年金保險並繳納保費者。只要年滿65歲,不論投保年資長短,都可以申請「老年年金給付」。

國保老年基本保證年金、國保老年年金給付差在哪?(圖/取自勞保局臉書)
國保老年基本保證年金、國保老年年金給付差在哪?(圖/取自勞保局臉書)

老年基本保證年金發放對象

97年10月1日國民年金法施行時,已年滿65歲之國民,即民國32年10月1日 (含當日)以前出生之國民,在國內設有戶籍,且最近3年內每年居住超過183日*註1),而「無」下列規定之一者,得請領老年基本保證年金。

一、經政府全額補助收容安置。

二、領取軍人退休俸(終身生活補助費、政務人員、公教人員、公營事業人員月退休(職)金或一次退休(職、伍)金。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軍人、政務人員、公教人員、公營事業人員領取一次退休(職、伍)金且未辦理政府優惠存款者,未領取公教人員保險養老給付或軍人保險退伍給付,或所領取公教人員保險養老給付、軍人保險退伍給付之總額,自年滿65歲當月起以新台幣3000元按月累計達原領取總額。

原住民領取一次退休(職、伍)金。

三、領取社會福利津貼(指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老年農民福利津貼及榮民就養給付)。

四、財稅機關提供保險人公告年度之個人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總額合計達新台幣50萬元以上。

五、個人所有之土地及房屋價值合計達新台幣500萬元以上。*註2)

六、入獄服刑、因案羈押或拘禁。

老年基本保證年金發放金額

自申請且符合條件之當月起按月發給,113年1月起每月4049元至死亡當月為止。

此外,自101年1月起,原已領取老年基本保證年金的人,在各地方政府調整土地公告現值後,如其個人所有的土地及房屋沒有新增,而且也沒有其他排除規定,就符合繼續請領年金的資格,不會因為土地公告現值調整而受到影響。特別體醒大家,老年基本保證年金請領人,不適用國民年金法有關身心障礙年金給付、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喪葬給付及遺屬年金給付之相關規定。

*註1:前述「最近3年內,每年居住國內超過183天」,是以每期年金核發當月起前36個月認定。因為 年金是逐月發給,所以每個月核發年金時都會往前比對36個月的居住況狀。例如111年10月份的年金 (111年11月底發放),必須比對108年11月到109年10月、109年11月到110年10月,以及110年11月到111年10月,這3段期間都分別要在國內住滿183天。如果要繼續領111年11月份的年金 (111年 12月底發放),則必須比對108年12月到109年11月、109年12月到110年11月,以及110年12月到111年11月,這3段期間都分別要在國內住滿183 天,以此類推。

*註2:土地之價值,以公告土地現值計算;房屋之價值,以評定標準價格計算。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扣除之:

  • 土地之部分或全部被依法編為公共設施保留地,且因政府財務或其他不可歸責於地主之因素而尚未徵收及補償者。
  • 非都市土地依法編訂為交通用地,並作公共設施使用之土地,且因政府財務或其他不可歸責於地主之因素而尚未徵收及補償者。
  • 屬個人所有之唯一房屋且實際居住者。但其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標準價格合計得扣除額度以新台幣 400 萬元為限。
  • 未產生經濟效益之原住民保留地。

老年基本保證年金何時入帳

老年基本保證年金每月入帳的時間都不太一樣,但多半在第三周發放,以2025年5月份來說,入帳的時間在今23日。 (相關報導: 勞保年金65歲領不划算?專家曝1年紀領最多!想要少繳保費多領錢一定要知道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