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對美元5月迄今升值6.64%,幾乎是4月升幅3.64%的2倍,多家壽險公司承受匯損壓力,有的甚至影響到單月稅後虧損逾90億元。國泰金控核心子公司國泰人壽老神在在,甚至因為匯損相對輕微推升母金控近期股價一路走高。根據國泰金今(23)日法說會公布資料,國壽第一季逆勢提高避險比率,不投機,踏實建構防護網,於是有了好表現。
壽險公司賣出新台幣保單,收了新台幣保費後到海外投資,衍生匯率風險,壽險公司透過向銀行辦理Swap或NDF合約來避險,這些避險工具讓壽險公司可以事先鎖住成本,無論匯率怎麼變化、新台幣是升是貶,壽險公司都可以在1個月或3個月後合約到期時,用事先跟銀行講定的價格來進行不同貨幣的匯價轉換。這事先鎖住成本的特性,正是避險之真諦。
新台幣去年對美元貶值2.046元、貶幅6.24%,今年第一季續貶4.01角、貶幅1.21%,多家壽險公司以為新台幣貶勢穩定,加上美國聯準會後續可能降息,避險工具NDF日後有機會便宜些,紛紛降低避險比率,連帶使得壽險業長期以來避險比率介於55%~60%算合理的情況改寫,有的公司過去一年多來甚至跌破5字頭,避險比率僅4成多。
國壽不只提高避險比率,還拉長NDF天期
國泰金今日法說會簡報顯示,國壽今年3月底,避險(Swap與NDF)比率為69%,較去年12月底65%走高4個百分點。國泰人壽執行副總林昭廷說,「我們公司大概是主要同業裡面,逐漸拉高避險比率的一家公司,大部分同業在第一季其實都是降低避險比率。」國壽除了把避險比率從65%拉高到69%,新增的避險部位辦理的NDF合約,也從以往1個月到3個月期,拉長到6個月到1年期,「甚至有些我們拉長到2年」。
林昭廷說,國壽3月底外幣資產約新台幣5.65兆元,資金來自外幣保單、沒有匯兌風險的部位占32%,資金來自新台幣保單、有匯兌風險的部位占68%,這些有匯兌風險的部位,69%透過Swap與NDF進行避險,另外的9%採用覆蓋法匯率評價不影響損益,剩下會受到匯率波動影響損益的部分為22%,也就是約8400億元(5.65兆元乘以68%乘以22%)。
這大約8400億元具有外匯風險的資產,透過一籃子貨幣(Proxy)策略,可減少匯兌風險。林昭廷說,以今年4月來講,可沖抵掉約40%的匯兌損失,所以,國壽4月實際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的淨暴險部位約5000億元(8400億元乘以60%)。

外幣資產5.65兆,淨暴險僅約5千億
上述約5000億元的淨暴險部位,可透過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來沖抵損失。新台幣4月升值3.64%,外準金舊制允許沖抵60%匯損,國壽4月用外準金沖抵後的匯損大約73億元(5000億元乘以3.64%乘以40%)。 (相關報導: 國泰金法說》新台幣狂升 李長庚:台灣企業愈戰愈勇、充滿信心 | 更多文章 )
多數壽險公司第一季降低避險比率,也就是不避險,國壽逆勢避險,其向銀行辦理NDF的成本變得便宜,僅2%〜3%,且因買得便宜,當4月份新台幣反轉急升,壽險業急著回頭辦理避險推高NDF成本之際,國壽反而有了來自NDF的合約評價利益,包含這部分因素,林昭廷說,國壽4月匯損(包含外準金收回,但不包含避險合約成本)其實只有5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