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巴基斯坦超視距空戰體系作戰的十大系統

印巴11日宣布停火後,巴基斯坦民眾手持國旗參加示威,表達對國家的支持。(資料照,美聯社)

2025年5月7日零時10分,印度與巴基斯坦在漆黑夜空中爆發二戰結束以最大規模的空戰一般簡稱57空戰,印度投入72架戰機,巴基坦巴投入42架戰機,皆包含各自最頂尖的機型,沿兩國邊界展開的四個空域交戰。動用的技術與戰術也應是有史以來最立體最複雜的。基斯坦空軍飛行員駕駛中國大陸製的殲-10C戰機擔任攻擊前鋒,在預警機的支援下表現極為優異,在視距外的超長距離,巴國軍方事後透露最遠長達181公里創下世界紀錄,以霹靂-15E導彈擊落印度空軍的法製頂尖的陣風(Rafale)戰機,俄製米格29戰機與蘇愷30MKI戰機共5架,印度飛行員被遠程導彈擊中之前幾秒都渾然不知,震驚世界,開創了夜間全天候+超視距遠程交戰+體系作戰+戰場數據共享的四合一全新空戰模式。

巴國並在稍後駕駛JF-17梟龍戰機發射CM-300AKG空地長程導彈,摧毀印軍一個俄系S-400防空導彈連。巴國大獲全勝。巴國軍方事後簡報透露,當時已鎖定20架印度戰機,若不是自我克制避免戰事擴大演變成全面大戰,巴國只選擇擊落其中五架做為教訓警告,否則印度數十架戰機都將在兩三分鐘內消失。

巴國空軍完全掌握戰場態勢,印度戰機的一舉一動巴國預警機完全瞭如指掌,而印度渾然不知。這是實力極為懸殊的現代化超視距空戰體系,如果放手開打,印度戰機即使是頂尖的法製陣風戰機也將如坐以待斃毫無勝算。難怪世界各國專家都全力研究這個劃時代的空戰模式與裝備。巴基斯坦空軍以及中國大陸的武器系統也一戰成名,形象巨幅提升。

印巴5月7日凌晨午夜空戰態勢圖。印度(右邊)首先在四個空域出動72架發起攻擊,左邊藍色為巴基斯坦機群42架迎戰,空戰持續一小時。巴基斯坦擊落印機5架,本身零戰損,大獲全勝。(圖取自巴基斯坦空軍)
印巴5月7日凌晨午夜空戰態勢圖。印度(右邊)首先在四個空域出動72架發起攻擊,左邊藍色為巴基斯坦機群42架迎戰,空戰持續一小時。巴基斯坦擊落印機5架,本身零戰損,大獲全勝。(圖取自巴基斯坦空軍)

其實4月29日印巴之間已發生第一次空中敵意對峙。印度 4 架法製陣風戰機來襲逼近邊界進行摸底測試,巴國立刻派出兩架殲-10CE 升空應對防止越界入侵。攜帶了中製 KG-600(或K/RKL-700A型號)電子戰吊艙,通過全頻段有源干擾壓制陣風的SPECTRA電子戰系統。綜合各方公開資訊的描述,巴方戰機通過發射寬帶雜訊干擾,使印度 4 架陣風的雷達導航與通訊系統失效,數據刷新率從 每秒10次 驟降95%至每秒只有0.5次 ,讓各種戰術作為變為幾乎不可能,繼續前進只有完全挨打的份。印度空軍指令4架陣風放棄任務立刻返航,緊急降落在最近的空軍基地。事件發生48小時之後,印度空軍負責作戰指揮的副總司令上任才7個月,也被「提前退休」去職。這是殲-10CE的在實戰環境中的初試啼聲。

5月7日空戰影響深遠,各國智庫與軍迷都在熱烈討論此劃時代超視距空戰的模式,體系與技術,持續十餘天熱度不減。筆者也是興趣盎然地研究,依據各國公開情報資訊,筆者分析整理出,在印巴57空戰交火中,中國大陸技術構建的超視距空戰體系,可以歸納由下列10大系統構成,這些系統全都是中國大陸研發製造或技術支援,彼此間高度整合。 (相關報導: 印巴衝突中共預警機串連「擊殺鏈」 國防部:密切關注共軍新裝備、蒐整戰法 更多文章

第1項,性能優異的多用途戰鬥機。

包括兩款被全球嚴重低估的4代機JF-17(梟龍Block3)以及4.5代機殲-10CE戰鬥機(包含原版殲-10C以下同)。均配有推力強大的發動機,依任務需求,具有十分優異的爬升攔截能力,或油彈掛載能力,或高G過載機動格鬥能力。標配有高功率先進AESE相位雷達,航電,數據鏈與感測器,均可透過數據鏈共享即時戰情資訊,執行超視距空戰,或近距離格鬥空戰或對地面目標攻擊的平台。以專業性能參數諸元比較,即使殲-10CE單機單挑,與法系陣風(Rafale),歐洲颱風(Typhoon),美系F-16V,瑞典獅鷲(Gripen)等全球四代機中的頂尖機型,殲-10CE那可是完全平起平坐的,大家各擅勝場互有相對強項弱項但差距相當小,剩下的只能比飛行員素質與戰術的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