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零時10分,印度與巴基斯坦在漆黑夜空中爆發二戰結束以最大規模的空戰一般簡稱57空戰,印度投入72架戰機,巴基坦巴投入42架戰機,皆包含各自最頂尖的機型,沿兩國邊界展開的四個空域交戰。動用的技術與戰術也應是有史以來最立體最複雜的。基斯坦空軍飛行員駕駛中國大陸製的殲-10C戰機擔任攻擊前鋒,在預警機的支援下表現極為優異,在視距外的超長距離,巴國軍方事後透露最遠長達181公里創下世界紀錄,以霹靂-15E導彈擊落印度空軍的法製頂尖的陣風(Rafale)戰機,俄製米格29戰機與蘇愷30MKI戰機共5架,印度飛行員被遠程導彈擊中之前幾秒都渾然不知,震驚世界,開創了夜間全天候+超視距遠程交戰+體系作戰+戰場數據共享的四合一全新空戰模式。
巴國並在稍後駕駛JF-17梟龍戰機發射CM-300AKG空地長程導彈,摧毀印軍一個俄系S-400防空導彈連。巴國大獲全勝。巴國軍方事後簡報透露,當時已鎖定20架印度戰機,若不是自我克制避免戰事擴大演變成全面大戰,巴國只選擇擊落其中五架做為教訓警告,否則印度數十架戰機都將在兩三分鐘內消失。
巴國空軍完全掌握戰場態勢,印度戰機的一舉一動巴國預警機完全瞭如指掌,而印度渾然不知。這是實力極為懸殊的現代化超視距空戰體系,如果放手開打,印度戰機即使是頂尖的法製陣風戰機也將如坐以待斃毫無勝算。難怪世界各國專家都全力研究這個劃時代的空戰模式與裝備。巴基斯坦空軍以及中國大陸的武器系統也一戰成名,形象巨幅提升。
印巴5月7日凌晨午夜空戰態勢圖。印度(右邊)首先在四個空域出動72架發起攻擊,左邊藍色為巴基斯坦機群42架迎戰,空戰持續一小時。巴基斯坦擊落印機5架,本身零戰損,大獲全勝。(圖取自巴基斯坦空軍)
其實4月29日印巴之間已發生第一次空中敵意對峙。印度 4 架法製陣風戰機來襲逼近邊界進行摸底測試,巴國立刻派出兩架殲-10CE 升空應對防止越界入侵。攜帶了中製 KG-600(或K/RKL-700A型號)電子戰吊艙,通過全頻段有源干擾壓制陣風的SPECTRA電子戰系統。綜合各方公開資訊的描述,巴方戰機通過發射寬帶雜訊干擾,使印度 4 架陣風的雷達導航與通訊系統失效,數據刷新率從 每秒10次 驟降95%至每秒只有0.5次 ,讓各種戰術作為變為幾乎不可能,繼續前進只有完全挨打的份。印度空軍指令4架陣風放棄任務立刻返航,緊急降落在最近的空軍基地。事件發生48小時之後,印度空軍負責作戰指揮的副總司令上任才7個月,也被「提前退休」去職。這是殲-10CE的在實戰環境中的初試啼聲。
5月7日空戰影響深遠,各國智庫與軍迷都在熱烈討論此劃時代超視距空戰的模式,體系與技術,持續十餘天熱度不減。筆者也是興趣盎然地研究,依據各國公開情報資訊,筆者分析整理出,在印巴57空戰交火中,中國大陸技術構建的超視距空戰體系,可以歸納由下列10大系統構成,這些系統全都是中國大陸研發製造或技術支援,彼此間高度整合。
(相關報導:
印巴衝突中共預警機串連「擊殺鏈」 國防部:密切關注共軍新裝備、蒐整戰法
|
更多文章
)
第1項,性能優異的多用途戰鬥機。
包括兩款被全球嚴重低估的4代機JF-17(梟龍Block3)以及4.5代機殲-10CE戰鬥機(包含原版殲-10C以下同)。均配有推力強大的發動機,依任務需求,具有十分優異的爬升攔截能力,或油彈掛載能力,或高G過載機動格鬥能力。標配有高功率先進AESE相位雷達,航電,數據鏈與感測器,均可透過數據鏈共享即時戰情資訊,執行超視距空戰,或近距離格鬥空戰或對地面目標攻擊的平台。以專業性能參數諸元比較,即使殲-10CE單機單挑,與法系陣風(Rafale),歐洲颱風(Typhoon),美系F-16V,瑞典獅鷲(Gripen)等全球四代機中的頂尖機型,殲-10CE那可是完全平起平坐的,大家各擅勝場互有相對強項弱項但差距相當小,剩下的只能比飛行員素質與戰術的優劣。
只是歐美媒體話語權有優勢, 殲-10C與JF-17是兩款性能被外行軍迷們嚴重低估或故意貶抑的第四代戰鬥機。但巴基斯坦空軍素質公認非常精銳,卻是妥妥識貨人,並將此兩款戰機性能發揮淋漓盡致。2024年巴國空軍前往卡達參加Zilzal-II聯合空軍演習,雙方切磋空戰對抗技術,結果巴國的殲-10CE以9:0驚人成績輾壓卡達空軍的歐洲颱風(Typhoon)戰機,其中4:0是視距外交戰,5:0是近距離格鬥。巴基斯坦飛行員駕駛殲-10CE獲得如此優異成績,當時全球各界都不太相信。現在又實際擊落法製陣風戰機打得印軍毫無招架之力,殲-10CE或殲-10C的形象與評價完全不一樣了。
巴國空軍的殲-10CE戰機部分採用叢林迷彩塗裝。本圖掛載4枚霹靂-15E長程空空導彈,2枚PL-10E近戰格鬥導彈,3具外掛油箱,受惠於推力強大的渦扇-10B發動機,掛載能力相當優異。雷達航電與感測系統也是四代機中屬於佼佼者。是一款被長期嚴重低估的4.5代機。(圖/巴基斯坦空軍)
法國空軍自用的陣風(Rafale),也是一款性能頂尖的4.5代多用途戰機,但售予印度的價格異常昂貴,是殲-10CE價格的3-5倍。(圖取自法國空軍)
第2項,機載全天候與全地形感知系統。
需瞭解到57空戰是發生在漆黑的午夜,高山群峰遮擋死角多的複雜環境裏,但殲-10CE與JF-17B block3裝備的合成孔徑雷達(SAR)能輕鬆生成地面高清影像,搭配分布式光電孔徑系统(EODAS)就實現360度無死角戰場環境觀察,飛行員在黑夜依然能清楚目視周遭的空域及地形,必要時能以超低空沿山谷通道奔襲。另外這兩型戰機亦配有紅外線搜索追蹤儀(IRST)與光電瞄準儀(EOTS),可在全天候全地形以及電磁靜默的環境中作戰,戰機價格不貴但性能卻屬頂尖的一級。以前被大部分國家忽視,就是因為缺實戰驗證的臨門一腳。
合成孔徑雷達(SAR)掃描出來的即時地形圖,道路房屋清楚可見。解析度一系統性能而定。(圖/ICEYE公司)
第3項,超視距遠程精準導彈。
包括遠程空對空導彈霹靂-15E,以及遠程空對地導彈CM-400AKG。霹靂-15E是一款具備雙脈衝固態火箭推進,雙向數據鏈通訊,複合制導且具抗干擾能力的遠程空空導彈。CM-400AKG則是具備空地攻擊,反雷達輻射兼具反艦能力的精準打擊導彈,固態火箭推進,也具備雙向數據鏈通訊,複合制導與抗干擾能力。此次印巴交火中,霹靂-15E導彈由巴軍殲-10CE發射,擊落了法製頂級的陣風,俄製米格29,俄製蘇愷30戰鬥機共5架,而CM-400AKG由巴軍JF-17梟龍發射殲滅了一組印度S-400防空導彈連。兩款導彈有效射程均落在150-230公里範圍,均有視距外精準打擊能力,最高衝刺速度均可達5倍音速。
(相關報導:
印巴衝突中共預警機串連「擊殺鏈」 國防部:密切關注共軍新裝備、蒐整戰法
|
更多文章
)
巴基斯坦空軍的JF-17「梟龍」戰機,翼下攜帶兩枚中製CM-400AKG長程空地反輻射兼反艦導彈。翼尖掛載兩枚中製霹靂-15E近戰格鬥導彈。(圖:/巴基斯坦空軍)
第4項,威力強大的ZDK-03型「克拉崑崙鷹」與SAAB-2000空中預警機
提供即時偵察,搜索,識別,導航,協調,指揮以及電戰支援,擔任超視距作戰的空中指揮中樞。ZDK-03是中型預警機,機身為四引擎渦輪旋槳戰術運8運輸機,360度全向雷達探測,滯空時間可達8小時。ZDK-03和J-10戰機類似,型號系列看似問世已久,其實都已經歷升級換代,在世界四代機作戰體系中,性能均為第一流等級。印度戰機一起飛,巴國立即就偵知全部機群,且很快就識別出個別戰機的型號與即時的各種運動參數。全然的單向透明,印度戰機群形同戰術裸奔,連哪架戰機發射導彈對巴國發動攻擊都被看得清清楚楚,可見ZDK-03的威力。巴國另一款空中預警主力是小型的SAAB-2000,這是瑞典系統雙發渦槳引擎,採用Erieye 平衡木式相位雷達。最重要的是,SAAB-2000預警機數據可以透過巴國的Link-17鏈路系統與中國大陸其他武器平台進行數據資訊共享與整合。此型性能也很優異,只是雷達探測範圍只有160度存在死角,滯空時間也較短。但可採多架升空彌補。
巴基斯坦空軍的中製ZDK-03空中預警機。已進行升級。(作者提供)
這次空戰印度當然也出動空中預警機,包括大型A-50EI 與小型EBA-145。 A-50EI機身平台是俄羅斯的伊留申-76大型運輸機,但預警雷達航電則是以色列製的EL/W-2090。中國大陸曾在1996年與以色列簽約購買幾套EL/W-2090也安裝在俄製伊留申-76運輸機上,和印度現在使用的A-50EI非常近似。但這案被美國阻擋否決,這反而促成中國大陸發展自己的預警機系統,「感謝」美國。印度另一款較小型的空中預警機EBA-145,機身平台是巴西航空製造的小型渦槳客機,背負平衡木式的相位雷達,號稱是印度自製國產,實則有以色列的技術支援。但在巴國電戰機的成功干擾與壓制下,印度預警機幾乎沒能發生作用。
印度空軍A-50EI 空中預警機與3架米格29戰機 編隊飛行。(作者提供,摘自網路)
第5項,高速數據鏈路系統Link-17。
這是巴基斯坦自行發展的C4ISR數據鏈與戰場態勢感知系統,相信中國大陸應該在後面大力技術支援。能夠無縫地將中國大陸系統的預警機,戰機,導彈,高空無人機,防空系統,地面雷達,導航衛星,預警衛星,偵察衛星等動態資訊與參數全部整合在一起,獲得即時且全面的戰場態勢統一資訊,提供給戰場指揮官,AI分析與決策系統,以及回饋給各作戰平台節點包括戰機,無人機,地面防空系統,飛行中的導彈等,以迅速有效執行即時戰術分析與決策指令。
Link-17的特點是,也能將巴基斯坦其他國武器系統,例如瑞典SAAB Erieye預警機,法系升級型幻象-3幻象-5戰機,美系P-3C反潛機,美系警戒雷達AN/TPS-77等系統,透過介面與中國大陸研發的海陸空天作戰系統資訊整合在一起。
但唯一例外是,巴國的Link-17無法整合巴國75架的美系F-16戰機,美方不同意開放介面。這次空戰,美方也不准許巴國動用F-16參與對印度境內的空戰或對地面目標打擊,只能用於巴國境內打擊恐怖組織或者印度戰機入侵巴國的自衛。這大大限制了巴國F-16在國防上的功能。
第6項,電子作戰系統。
巴國空軍出動了該國電子作戰主力飛機「獵鷹DA-20」,機身平台是法國達梭公司製造的通用公務機,達梭也就是研發製造陣風戰機的公司。但機上搭載電戰系統則是中國大陸的JN-1101系列的機載電子戰系統,執行電戰對抗,通信情報,電子情報偵察等任務,對印方的戰術通信系統、空空與空地通信系統以及雷達探測系統,進行截收定位測向後,然後實施高強度壓制,干擾,偽裝,欺騙。據信效果相當顯著,很大程度降低了印方C4ISR系統的效能與綜合作戰能力。儘管印度空軍也出動了A-50EI與EMB-145預警機提供支持,但是印度在空戰鬥機群與預警機、后方指揮中心的通訊聯繫被巴國電戰機嚴重干擾,戰機與預警機對戰場態勢變成半盲,剩下的就等同坐以待斃,印度戰機在視距外甚至在渾然不知的狀態下,慘遭巴國EDK-03預警機協同殲-10CE戰機逐一點名擊落。
(相關報導:
印巴衝突中共預警機串連「擊殺鏈」 國防部:密切關注共軍新裝備、蒐整戰法
|
更多文章
)
第7項,衛星支援系統。
包含北斗導航系統,高分辨率偵察衛星系統,天基感測系統,以及衛星通訊系統。這屬於戰略資產,全由中國大陸研發製造部署與操作管理。
第8項,防空警戒雷達。
包含中製JY-27A雷達 ,YLC-18雷達,可能包括最新的SLC-7第四代雷達。JY-27A是米波(UHF)雷達,最主要用於數百公里遠距離探測匿蹤戰機如F-22,F-35等級,受限於電波物理,雖然無法直接用來鎖定匿蹤目標,但在防空攔截決策上仍極具價值。YLC-18 則是S-波段(北約E/F波段)3D中距離雷達,主要強項是探測超低空飛行的來襲目標如直升機,巡航導彈,攻擊機或戰鬥機等。除了警戒,YLC-18亦合適作地對空導彈的目標導引鎖定雷達。SLC-7雷達則是多用途的第4代三維警戒L-波段雷達,可以對付包括隱形戰機、固定翼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巡弋飛彈甚至定位火炮和火箭彈,用途廣泛遠超其他同類型雷達,有全能雷達的暱稱。
YLC-18中程3D雷達,主要探測超低空飛行的來襲目標如直升機,巡航導彈,攻擊機或戰鬥機等。(圖取自:維基百科)
第9項,防空導彈系統。
包含中製紅旗HQ-9BE(HQ-9P)遠程防空系統,HQ-16E中程防空系統,提供陸基高功率雷達進行預警,偵察,搜索與火控照明來襲目標。HQ-9BE導彈除了有寬裕能力攔截來襲敵機,高速無人機或巡弋導彈,也能攔截短程戰術彈道導彈。
第10項,近迫防空系統。
包含中系激光(雷射)武器,微波武器,自動快砲,短程防空導彈,主要用於防禦無人機蜂群,次音速巡弋導彈或超低空高速突防的敵機。
以上十項系統,構成了巴基斯坦超視距空戰的整個體系核心。在57空戰中,每一項都啟動進入紅色警戒狀態,相互支援,備便隨時可以發射。
本來印巴海戰也是進入對峙,海上戰鬥一觸即發。但是57空戰印度慘敗後,印度國防部可能意識到,印度將毫無空中優勢,巴國海軍在中國大陸體系作戰與攻艦武器的支援下,海軍艦艇包括航母將只是挨打的份,一但海軍遭受戰損對印度戰略影響力將是致命打擊。因此印度海軍迅速認慫後撤,不冒險硬剛,保存實力最重要,危機大幅降溫。巴國海軍雖有面子但估計也鬆一口氣,現代海戰打起來,巴國海軍恐怕也不敢奢望能像空軍一樣大獲全勝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