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開始質疑自己在體力、情緒、或心智上的工作能力,也懷疑著自己工作的價值及意義,或許你就是已經「過勞」了。

我們應該正視過勞,否則持續性的過勞壓迫會嚴重影響健康。

如果你想要評估自己是否過勞,請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 工作時是否會變得憤世嫉俗,或者過度嚴厲要求?2. 每天要上班時,你是否感到不情不願,到了工作現場也難以開頭做起?3. 你是否覺得很沒力,不再有辦法維持原本工作時的高生產力?像是設計師想不出新作品,腦袋一片空白。或者是論件計酬的成衣工人,原本一小時能縫上百件衣物,現在只有不到五十件。

4. 工作方面不再想學習新的事物,也不想接受任何挑戰。
5. 對同事、顧客、客戶、甚至主管都極為不耐煩。

6. 不再覺得完成某些工作讓自己獲得了成就感。7. 睡眠或飲食習慣改變,可能會睡不好,或是暴飲暴食。8. 莫名其妙地感到背痛、腰痛、頭痛,或全身不舒服,但也找不到原因。9. 試著用酒精、食物、或毒品麻醉自己。以上這些狀況,可能是憂鬱症、甲狀腺疾病等真正的疾病引發的,所以若你面臨到這些狀況,就需要請教醫師是否與疾病有關,還是由工作過勞引起的! (相關報導: 健康小知識:過度疲勞可以要命,認識過勞的重要症狀 | 更多文章 )

至於為什麼會過勞?不只僅僅與太費體力相關,還有許多因素會導致過勞。無法掌控工作:你無法改變工作的時間表、工作量、或工作項目。目標不明確:你不清楚主管要的是什麼,你需要達到怎樣的目標。工作不合興趣:覺得自己志不在此,愈做愈無趣。與雇主價值觀不同:和雇主或主管價值觀不同,造成內心或實質上的衝突。工作壓力太大:工作性質太過單調或太過混亂,因此需要用盡全力才能專心面對,因而容易疲憊。無暇兼顧家庭:工作時間過長,或工作時間不定,造成失去與家人的聯繫,因而加速過勞產生。因工作而生活孤立:覺得自己失去與社會的連結,無人支持,會感到更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