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是:當藥華藥因為合約仲裁遭裁罰48億新台幣,立刻有呼聲質疑「台杉為何投資此等公司、害全民資金連帶泡湯?」參與私募的台杉投資則指出,事前已經過詳盡訪談與盡職調查流程,「能做的都做了」。
藥華藥(6446)與歐洲合作夥伴AOP爆發合約糾紛,國際仲裁判賠1.42億歐元(約新台幣48億元),天價償款幾近兩個股本,即便公司極力澄清此非最終結果,但仍無法挽回今(22)日股價跌停鎖死的命運。事態演變至此,當初參與藥華藥私募入股的「國家級投資公司」台杉投資恐怕也將淪為苦主。
藥華藥董事會在今年6月決議以每股93.8元辦理私募普通股案,當時參與的法人機構包括素有生技創投國家隊之稱的「台杉水牛二號基金」。藥華藥今以跌停價92.7元開出,並且一路躺平,終場成交量僅181張。

台杉:會和藥華藥站在一起
國發基金近期才遭質疑不當投資東貝光電,如今攜手公股行庫、民間資金成立的台杉創投基金又踩地雷,也讓外界擔心人民納稅錢是否再打水漂。(延伸閱讀:國發基金去年砸逾1億元投資的LED廠東貝光電,11月將黯然下市)
國發基金執行秘書蘇來守指出,藥華藥是上市公司,針對商業仲裁案件,國發基金不便表示意見,但也相信台杉當初的投資規劃,未來若有需要,會請公司進一步報告,
台杉投資總經理翁嘉盛表示,當初經過相當嚴密的投資風險評估流程,「能做的都做了」,最終才會決定參與私募,自然也不樂見發生這種情況。
翁嘉盛強調,目前內部已有檢討此案,但一定會和藥華藥站在一起,「既然遇到了,我們希望能夠盡力協助公司解決問題。」
據了解,台杉投資藥華藥前,耗費數個月縝密調查,包括旗下產品的血小板增多症全球三期臨床試驗,以及子公司行銷布局營運計畫,並與公司獨立董事、外部顧問深度訪談,甚至委由第三方專業律師審閱相關文件,對於正在進行的仲裁案抱持肯定態度,無奈終究事與願違。

台杉投資成立於2017年8月,並在當年12月成功募集第1檔規模46.5億元的物聯網基金,其中國發基金投資16億元;另於2018年7月成功募集59億元生技基金 ,國發基金參與投資20億元。
截至今年7月底止,物聯網基金已經投資低耗能微控制晶片製造商、智慧監測床墊製造商、汽車自動駕駛感測系統製造商、揮發性有機物分析儀器製造商等12家公司,投資金額21.18億元。
至於生技基金,也已投資蛋白質新藥開發、再生醫療新藥研發及治療慢性疼痛新藥開發等12家公司,金額達23.28億元。
針對台杉投資生技基金所投資的藥華藥與其授權夥伴AOP公司之仲裁結果,台杉投資聲明如下:
1、投資前已就仲裁案進行調查及評估:台杉投資自2020年初評估藥華藥投資案時,已就該仲裁進行評估與了解。投資前的盡職調查,為投資評估的必要程序,然仲裁結果涉及多方面不可控因素,台杉投資會持續關注案件發展,維護台杉投資與其他投資人的權益。
2、藥華藥產品仍具國際競爭力:藥華藥為台灣第一家從研發、生產製造到銷售的全球化生物製藥公司。該公司產品BESREMi已陸續取得歐盟,台灣藥證,並正按進度進行美國藥證審核程序中;台杉投資相信,具國際競爭力的產品才是該公司未來的成長動能。
3、台杉扶植台灣生技產業初心不變:對於此一仲裁案判決的後續,台杉投資希望該公司能盡其所能,依法確保並維護所有股東權益。台杉投資也將以持續扶持台灣生技產業的初心,協助台灣生技公司克服在國際化過程中所面對的挑戰。
台杉投資強調做為國家級的投資公司,2支基金都秉持最嚴謹的態度,審慎評估每1件投資案。以台杉生技基金至今所投資的12家台、美公司中,已有2間美國新創公司:Frequency Therapeutics、C4 Therapeutics,在美國NASDAQ成功上市。台灣的新創醫材公司炳碩生醫,近日也獲得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投資,將於竹北設廠。台杉投資對於所投的團隊,在技術及產品開發上有足夠的信心,也會與團隊共同面對創業過程中的難關。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相關報導: 央行靠著拍賣新台幣,8年來替國庫多賺6千萬元 | 更多文章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