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物價時代生存守則:一文看懂超市如何讓你多花錢,還有如何見招拆招!

2022-09-27 00:00
英國超級市場(AP)

物價飛漲令越來越多英國民眾叫苦連天。一方面人們試圖改變購物習慣、少花錢;但另一方面,超市利用各種行銷戰術誘惑人們掏腰包。

面對通貨膨脹,我們更有必要了解超市是如何誘惑人多花錢的,同時也需要掌握超市購物的省錢對策。

超市在英國剛開業時,人們曾害怕從貨架上拿商品放到自己購物車中,因為擔心會遭指責。現在正相反,總是往購物車中放各種商品,幾乎停不住手。

英國人平均每年去超市221次,有充足時間購買自己並不需要的食品,但為什麼會這樣做呢?

要想明白其中原因,必須走進超市精心設計的行銷區。超市投資數百萬,就是為了琢磨如何顧客你購買更多商品。

超市
EPA 市場行銷術大有學問

「布局」是關鍵

超市「布局」就是要鼓勵人們多購買。你有沒有體驗過,排隊付賬時,卻受到擺在收銀台附近巧克力棒的誘惑?一些超市會把糖果零食和雜誌放在收銀處,鼓勵人們即興購買。這一招對「糾纏不休」的孩子來說效果特別好。

一項全國性的調查顯示,83%的父母曾被孩子糾纏,吵著要在超市收銀處買垃圾食品,75%的父母最後不得不屈服。

雞蛋麵包要苦苦尋找

你有沒有想去超市買點牛奶,但回來時卻提了滿滿5個購物袋的經歷?

一些超市把諸如牛奶和麵包等生活必需品擺置在距離入口很遠的地方。這意味著,顧客在找到牛奶和麵包前,要經過無數擺滿特價、打折商品和其他誘人物品的貨架。

超市還把生活必須品分開擺設,並相距很遠。有時,雞蛋的位置很隱秘,為了尋找雞蛋,往往要穿過整個超市。

在超市呆的時間越長,花錢的時間越多。

打折商品擺在貨架兩端

促銷和特價優惠商品一般會放在貨架的兩頭、更容易讓人看得到的地方。實際上,我們已經習慣於期待在貨廊兩頭看到便宜貨。

同貨架走廊中間位置的商品相比,人們購買擺在兩頭商品的可能性要高出30%。

水果和蔬菜擺門口

蔬菜和水果
Getty Images 買了果蔬後再買不太健康的食品讓人少了一些內疚

新鮮果蔬經常擺在超市門口。這對消費者來說好像並不符合情理,因為新鮮蔬菜和水果容易被壓壞。但是,購買健康食品會讓購物者心情愉快,並讓他們對之後所購買的不太健康的食品感覺更好些。

定價很複雜

我們都喜歡打折商品,一想到廉價貨,大腦甚至會有喜悅感。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Kantar Worldpanel)數據顯示,英國40%的雜貨商品是通過促銷賣出的,但消費者真能買到划算的商品嗎?

鼓勵多買

例如,如果4鎊錢買兩個蛋糕,每個蛋糕單價為2鎊,就不算打折,這只是簡單的算術而已。但如果把蛋糕的單價提升為3鎊,然後用多買促銷的方法,4鎊錢可以買2個,那就感覺是很不錯的了。

定價單位不一致令人困惑

超市
Getty Images 單位標價不一致讓比較更困難。

有些產品以公斤為單位,而另外一些則以克來顯示,令人很難比較價格。

虧本賣

大多數消費者只知道大約20種必需品的價格,這些往往被稱為「已知值項」(「known value items」)。這些商品經常虧本銷售,而其他商品則往往有很高的加價。

利用感官促銷

為了讓我們購買更多商品,超市是否也會操縱和利用我們的感受呢?

羊角麵包
Getty Images 羊角麵包

氣味與記憶密切相關,使它成為一個有利的行銷工具。在超市中,氣味可以勾起愉快的記憶,鼓勵人們衝動購買。例如,超市裏新鮮出爐的麵包可以喚起人們對法國麵包店的回憶,接下來你發現你已經買了6個羊角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