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倒數計時,民進黨中常會,今也安排政治大學東亞所教授楊昊以「前瞻2020美國總統大選的可能結果與影響」為題專案報告,據轉述,楊昊認為,從客觀的民調、幾個所謂搖擺州,甚或如亞利桑納州等過去共和黨鐵票區的選情,現任總統川普似仍居下風。
由於目前美國大選,已有不少郵寄選票紛擾,楊也具體建議,如果最後選舉結果沒明朗,甚出現如當年需透過大法官裁決的爭議狀況,台灣應持恭賀美國完成偉大的選舉,這是民主政治的勝利基調恭賀美國,這對台灣而言,甚至假如是拜登當選都是很好的基礎。
聽取報告後,總統蔡英文也說,她知道國人都很關心大選結果,不過她要強調,無論是哪一個政黨提名的候選人勝出,台灣堅持自由和民主的價值,持續深化台美關係,維持區域和平穩定的立場,都不會改變,黨內幹部也強調,蔡盼據此向國人宣示,民進黨政府並未在這次大選選邊站。
楊昊評估:不論誰當選,美國對中大戰略已設定好
據轉述,雖然楊昊評估目前拜登似乎佔上風,但楊在報告也說,不管哪個陣營執政,美國對中大戰略已經設定好,要有大逆轉並不容易,雖然對比川普稱中國是敵人,拜登是以競爭對手形容,但要回到以前中國是戰略夥伴的作法會很困難,華府這兩年來的對中政策大辯論,已造成具體方向調整。
楊昊認為,習近平政權在印太單邊軍事擴張行為,或在其他國家社會滲透、影響個別國家的利益與安全,如不改變,要美國再有略改變比較困難。
楊強調,川普或拜登陣營都將中國視為主要戰略競爭者,且認為在核心利益上,必須展現強硬立場以嚇阻中國不當行為。在安全與外交議題上,雙方陣營都強調中國必須節制其對外滲透、擴張與侵略的野心,必須遵守國際制度與規範。
在美台關係上,楊昊在報告指出,若川普連任,美國的「一中政策」對兩岸關係的戰略模糊策略仍會持續,預期台灣將能夠與美國進行各項具體交流,如防疫、經貿合作、投資與貿易談判,或全球生產鏈重組。另一方面,拜登近日在「世界日報」的投書,強調要與台灣深化發展各項關係,拜登也是蔡總統當選、就職時率先恭賀的人士之一,顯示面對日漸侵略性的中國,拜登政府將對台灣維持密切的實質關係,此外,人權、生產鏈、新南向政策,也可能為台灣與拜登若勝選後的新政府間持續深化關係的3大支柱。
楊昊:美大選後有2個變與不變
楊昊還說,美國總統大選後有2個變與不變,不變的是台美關係為台灣對外關係的重中之重,以及川普與拜登2人在推進美國國家利益核心目標是一致的;第一個改變則是美國在因應中國的方法與政策工具作為及手段可能改變,第二個改變為台灣應要更積極強化雙邊主義與多邊主義推進。
不過,楊昊在報告中也提及,雖然不論誰執政,對中大戰略格局一致,假如拜登當選,對比川普,作法在經濟、科技政策上,還是會不同,川普是高舉國家利益,其作為會直接會造成一些驚奇,見間開創機會,讓台灣可以參與貢獻,拜登是建制派事務老手,可能回到歐巴馬,或柯林頓的模式,也會透過國際組織,走同盟方式處理外交,例如人權議題上,會透過國際組織、國際規範等機制來處理中國。 (相關報導: 為何都是執政者,蘇貞昌比蔡英文顧人怨?游盈隆點出關鍵 | 更多文章 )
據了解,今天專案報告,與會者也有不少提問,也有黨內常委認為,最近傳出拜登家族電郵門事件不會影響選情,但其中披露拜登家族和中國的關係,有可能成為未來拜登執政的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