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觀點:共軍攻奪臺灣,國軍準備好了嗎?

20160831-SMG0045-015-共軍PHL03式300毫米多管火箭炮。(取自中國互動百科,由往生的魚上傳)

2016年8月31日,中華民國國防部發表「105年中共軍力報告書」,指出共軍將於2020年前,完成對臺全面作戰整備。目前,共軍火力已可涵蓋臺灣本島,對臺已具備首波癱瘓突擊與威懾效果。國防部研判,現階段共軍仍未具備全面進犯臺灣本島的能力,因此對臺先採「聯合軍事威懾」、「聯合封鎖作戰」、「聯合火力打擊」等,但隨著軍工科技和戰法演進,未來不排除共軍利用立體作戰優勢,直接攻奪臺灣本島政經中樞,達成其最終政治目標。對此,國防部在「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中強調,未來在戰力保存上,將整建可有效抵抗共軍第一擊傷害的設施,以提高戰場存活率;另將建立特種作戰部隊,以防止共軍奪取機場、港口和重要政軍中心。

其實,早在1969年,蔣介石就日夜擔憂共軍全面進犯臺灣本島的作戰能力。1969年8月3日,蔣介石接見美國國務卿羅吉斯,羅吉斯問及,中華民國是否欲進攻大陸?蔣坦白地回答:「吾人目前甚至尚無自衛之能力。... 共匪一旦向我進攻,吾人無法維持二、三日之戰力 … 實為危險。 ...  因為臺澎與金馬之防衛實賴於空軍優勢。現在共匪能自製米格廿一型飛機,而且其數量每月增加,而我空軍F104與F5型機,戰力均與之相差甚遠,而且數量甚少。故今日空中優勢全落在敵人之手,其危機之大,尤以去年以來為甚。共匪不僅具有米格廿一型機,性能優越,且具有近程飛彈。並且共匪擁有海軍潛艇至少有36艘而我方則無一艘潛艇。」蔣又說「美援供給我勝利女神飛彈12組,蒼鷹飛彈24組,惟每組僅有6枚彈頭,上述飛彈均為防衛性地對空飛彈供空防之用,但僅有如此微弱之儲存彈量,何能應付敵人空中優勢之攻擊?… 目前每一組所有六枚彈頭最多不能維持三十分鐘之使用 ... 如共匪一旦獲悉我空防之空虛情形,必將隨時可以向我攻擊。」可見,當時臺灣防衛力量非常薄弱,蔣介石高喊「反攻大陸」,實際上唱的是「虛張聲勢」的「空城計」。

1961年蔣介石在台灣。
蔣介石在台灣,無時無刻不警覺共軍犯台的可能。

1969年12月8日,蔣介石聽取美國中央情報局共軍導彈發展報告後寫道:「匪中程導彈至此程度,不僅對我軍事戰略與方針應重新變更,而且對我外交政策亦有重新考慮與決策。」12月30日蔣又指出「臺灣本島防禦計畫亦於本年開始採取獨立自主之精神,而部隊亦重新編組,此乃為殷憂啟聖之兆乎。」瞭解共軍導彈現況後,他重新思考軍事戰略與外交政策,從此,蔣介石把「反攻大陸」戰略調整為保衛臺灣的防守戰略。1970年1月4日,他指示國防部長黃杰,參謀總長高魁元兩個月內完成海空軍各艦艇與飛機的作戰計畫,特別是「擎天部隊」案,即「反空降作戰標準規定」。2月13日,蔣主持作戰會報,聽取共軍來犯時的戰略與戰術部署。2月24日,蔣又指示國防部長黃杰,參謀總長高魁元十項國防戰備急務。 (相關報導: 汪浩觀點:蔣經國為什麼主張「臺灣政府」就是「中華民國」? 更多文章

1970年1月14日,蔣中正接見美國空軍部長席曼斯,希望美方協助增強臺灣空軍。蔣強調:「目前臺灣防務空虛情形,於上年八月國務卿羅吉斯來訪時曾詳為說明,迄今無任何回音,前此所提勝利女神飛彈及鷹式飛彈彈頭供應不足問題一如往昔,所謂『由我自生自滅』之說誠非過份 … 中共之作戰計畫,為自空中突襲臺灣,以空降部隊大批降落重要據點,造成既成事實,美國縱欲相助,亦無能為力。」對此,美國應幫助臺灣增強空軍力量,在質量上掌握臺海空中優勢。1970年4月21日,蔣經國訪美與尼克森會談。關於臺灣安全,蔣經國說中共對臺灣會採取像日本偷襲珍珠港一樣的奇襲,空降登陸,美國應與臺灣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範。尼克森再三說「我絕不會出賣你們。」但他對具體問題都採取敷衍態度,避免作明白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