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黨重量級政治人物、亞利桑那州聯邦參議員馬侃在2017年7月被診斷出罹患罕見的「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經過一年與病魔的博鬥,馬侃的家人24日宣布,他將不再繼續治療。馬侃在美國國會輩分、聲望甚高,而且與台灣淵源深厚,對我國政府相當支持,對中國在亞太地區的擴張則持鷹派立場。現年81歲的馬侃(John McCain)在2017年7月20日對外公布,他被診斷罹患原發性「神經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GBM),此種腫瘤是大腦最常見、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容易復發,容易在腦部迅速擴散,存活期平均約16個月,但是也有約10%病人存活達5年或更久。馬侃過去也有惡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s)病史,1993年、2000年2002年三度動刀治療。

馬侃的家人24日的聲明指出:「馬侃在2017年夏季確診罹患惡性神經膠質母細胞瘤,醫生判斷病情嚴重。1年來他已存活超過醫生預期,但病症的發展以及年歲增長已對他的病做出『判決』,一向意志堅強的他,決定不繼續接受治療。」馬侃的家人感謝外界支持,和醫護人員一年來的照顧。
岀身海軍名門 祖孫三代與台灣淵源深厚
馬侃出身美國海軍名將世家,1967年他在越戰遭北越俘虜,飽受酷刑凌虐,但他拒絕接受獲釋的交換條件,遭拘禁約5年後才返回美國。1973年以英雄之姿返國,1982年從政,當選亞利桑那州聯邦眾議員,1986年當選參議員並連任至今,在國會一言九鼎,對美國軍事、外交政策頗具影響力。
馬侃的祖父約翰.席德尼.馬侃(John Sidney McCain Sr.)和父親約翰.席德尼.傑克.馬侃(John Sidney Jack McCain)都是美國海軍四星上將,馬侃年輕時也是海軍飛行員,祖孫三代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到越戰。馬侃的父親在1960年代越戰期間擔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USPACOM)總司令,多次應前總統蔣介石之邀訪問台灣。

馬侃一向強調美國行政部門應堅定支持台灣,維繫對台承諾上,包括「定期並一貫的」提供必要武器,支持台灣自衛能力。2016年6月總統蔡英文甫上任,馬侃也首度以參議院軍委會主席身分率團來訪。

2017年他與8名跨黨派參議員致函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就美國軍售台灣議題提出3點呼籲,強調中國對台的軍事侵略能力漸強,兩岸的軍事力量持續失衡,美國必須提供台灣足夠的支持,讓台灣防衛自己,美國不能對此動搖,這是跨黨派的承諾。
與現任總統水火不容 預告:不歡迎川普參加他的葬禮
雖然與川普同為共和黨,但馬侃自川普競選時就與他水火不容。馬侃多次批評川普羞辱女性和少數族群的言論,公開表明自己不會投給川普。川普則是無端攻擊馬侃,說他在越戰期間曾被俘虜,在越南戰俘營待了5年多,根本不是戰爭英雄。諷刺的是,川普本人在越戰時期正值少壯,卻以「腳部骨刺」為由逃避兵役,從來沒上過戰場。

為了表彰馬侃對美軍的支持「2019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 FY2019)特別以他冠名,但川普在8月13日的簽署儀式上卻隻字未提此事。今年5月《紐約時報》報導,馬侃已經向白宮表示,不希望川普出席他的葬禮,只希望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代表白宮出席。
It was my great honor to sign our new Defense Bill into law and to pay tribute to the greatest soldi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THE U.S. ARMY. The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investment in our Military and our warfighters in modern history! pic.twitter.com/M6VI1c0Sgx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2018年8月13日
去年7月共和黨試圖廢除《平價健保法》(ACA,即歐巴馬健保,Obamacare),剛公布自己罹患腦瘤的馬侃帶病重返國會,以關鍵一票封殺共和黨法案,導致法案以「49票贊成、51票反對」闖關失敗。馬侃事後發表聲明指出:「我們必須回到立法的正軌,將法案送回委員會、舉行聽證會、吸收兩黨的意見、聽取全國各州州長的建議,然後再提出法案,為美國人民帶來可以負擔的健保。我們必須努力工作,這是美國人民的要求,也是他們應得的。」
此外,馬侃也堅決反對曾在泰國設立「秘密監獄」,對囚犯動用水刑的前中央情報局(CIA)副局長哈斯佩爾(Gina Haspel)接掌中情局。川普總統特別助理沙德勒(Kelly Sadler)竟嘲諷馬侃:「無所謂,反正他快死了」,最後沙德勒被無預警解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