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1年戰爭摧殘的巴爾幹半島國家科索沃,在美國與其盟邦的協助下,2008年正式獨立建國,但因塞爾維亞仍宣稱擁有科索沃主權,加上「斯拉夫一家親」得到俄羅斯撐腰,科索沃與台灣有著相似的命運,至今依然無法加入聯合國,而來台灣參加全球集思論壇的科索沃法務人員賈坦尼直言,沒有美國的幫助,科索沃無法建國,「大部分科索沃人很愛美國,且美國也展現尊重」。
經歷種族迫害 科索沃堅持建國夢
科索沃在前南斯拉夫(Yugoslavia)強人領袖狄托(Josip Broz Tito)掌權時期,被劃為加盟共和國塞爾維亞(Serbia)自治省,給予當地佔多數的阿爾巴尼亞裔自治權,但科索沃境內的塞爾維亞裔認為,科索沃的自治政策歧視他們,而在前南斯拉夫解體後,塞爾維亞大幅限縮科索沃的自治權,此舉引發阿爾巴尼亞裔不滿,獨立建國聲浪高漲。
1989年,時任塞爾維亞總統米洛塞維奇(Slobodan Milošević)對科索沃進行一連串文攻武嚇,同時文化鎮壓阿爾巴尼亞裔,而阿爾巴尼亞裔組成科索沃解放軍(KLA),對抗塞爾維亞政府和軍隊,隨後在1998年2月爆發科索沃戰爭,這場持續1年的戰爭奪走逾13000條人命,在1999年北約(NATO)空襲轟炸,加上阿爾巴尼亞軍隊陸地支援,該戰爭同年6月結束。

「沒有美國,就沒有科索沃」
由於北約盟軍以美國為首,科索沃能成功自塞爾維亞獨立,美國確實出力不少,且在科索沃宣布獨立建國隔天,美國就給予外交承認,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台灣則在科索沃宣布獨立2天後,給予外交承認。除了都難以加入聯合國,台灣與科索沃的另個相似之處,就是相當親美,對此賈坦尼(Egzon Gajtani)告訴《風傳媒》:「沒有美國幫助,科索沃就不會建國,科索沃欠美國太多了。」
「絕大多數的科索沃人都愛美國,而且美國也尊重科索沃」,賈坦尼說,科索沃是歐洲成員,目前歐盟也居中協調,促使塞爾維亞與科索沃互相承認。科索沃目前有90個邦交國,而歐盟28個會員國中,有20國與科索沃建交。在智產權法律新創公司擔任法務的賈坦尼,曾參加美國駐科索沃大使館青年會議,以及台灣女孩郭家佑提出的倡議計畫「Domain For Kosovo」。
長輩的心願:實現大阿爾巴尼亞夢想
賈坦尼稱,目前任職的公司「Manaj Associates」獲得科索沃產業創新部資金,在2014年成立,且試著藉由影片來改變國際對科索沃的印象。另外,科索沃與台灣都有「統獨」問題,科索沃境內的塞爾維亞裔想與塞爾維亞統一,而阿爾巴尼亞裔也有人支持投入阿爾巴尼亞懷抱,實現「大阿爾巴尼亞」夢想,不過賈坦尼說,想與阿爾巴尼亞統一的主要是長輩。
「若問我來自哪裡,我會回答科索沃」,賈坦尼表示,「如果是問族裔的話,才會回說阿爾巴尼亞」。他也強調,儘管科索沃9成人口是阿爾巴尼亞裔,但科索沃還有其他族裔,政府提倡各族平等共生。這是賈坦尼第1次到台灣,也是首次來到亞洲,問到台灣與科索沃有何差異?他直言:「文化本質上就很不一樣,看事情的角度也很不同,而台灣人非常友善,令人印象深刻。」
Have you ever tried traditional food of #KosovoIf you are visiting Kosovo don't leave without tasting #flia pic.twitter.com/mjvOfCOCq7
— Kosovo Holidays DMC (@KosovoHolidays) 2018年7月27日
去科索沃玩 必吃必看推薦清單
「中正紀念堂的儀隊很特別,像是俄羅斯的風格」,賈坦尼聊著對台灣景點的感想,也對龍山寺印象深刻。至於食物方面,他對小籠湯包讚不絕口,但謝絕品嘗「國民小吃」臭豆腐。賈坦尼也推薦不少必吃的科索沃美食,包括沾上酸奶油的煎餅(flia)、各種口味的派和葉子包飯(sarma),還有各式炸物,「若要說科索沃的『傳統』料理有點難,因為多數料理來自土耳其」。 (相關報導: 唯一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穆斯林國家!科索沃開條件:只要兩國建交,就在聖城設大使館 | 更多文章 )
若到科索沃旅遊,除了首都普里什蒂納(Pristina),還有哪些地方可去?賈坦尼也給出自己的推薦清單,包括西北邊的魯格瓦(Rugova)山區、南部古城普里茲倫(Prizren)、距離普里茲倫僅30公里的滑雪度假勝地普雷瓦拉(Prevalla),以及羅馬古城「烏皮亞那」(Ulpiana),即今日位於科索沃中部城鎮利普連(Lipljan)。此外,KLA創辦人賈沙里(Adem Jashari)的紀念館也是值得一訪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