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史密斯一直想更深入了解母親與外婆之間的關係。「我想知道,為什麼母親感覺自己不被愛?」家住達拉斯、現年45歲的全職媽媽史密斯說,「外婆到底說過什麼,讓她如此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史密斯沒有追問過母親,而現在,她已經不太可能知道答案了。她74歲的母親患有早發型阿茲海默症,住進了失憶症護理中心。
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成年子女往往不知道父母的性格是如何塑造的,也不知道父母年輕時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對父母的背景和所做的選擇感到好奇,但並沒想過去詢問父母,或者無從問起。他們忙著養家糊口和工作,或者住在距離父母幾百公里的地方,諸如生子、教育、工作等話題似乎顯得更為迫切。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父母也不總是願意傾訴,他們更願意分享一些愉快而非傷心的往事,還有些父母覺得自己的人生沒那麼有趣。
然而,對某些人來說,這種情況如今正在轉變。子女越來越有興趣了解父母的人生。一定程度上是由這代人的特點決定的:年輕一代更坦率,更願意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還常常把自己的故事放到網絡上,讓更多人看到;同樣地,他們也希望看到別人的故事。
「我認為,如今的年輕人很難理解自己的父輩和祖輩,因為他們並不像自己一樣記錄生活,」StoryTerrace公司41歲的首席執行長布魯寧(Rutger Bruining)說道,「孩子們想找到一切問題的答案。」StoryTerrace公司專門幫助人們寫自傳。
如今,人們對祖輩的興趣越來越大,而家用DNA檢測工具的興起,也讓人們想了解更多自己家族的故事。此外,人們對於老年癡呆症的認識也越來越深,促使他們更迫切地想記錄老一輩的故事。
新技術的湧現也讓這一切更簡單。StoryCorps是個致力於口述史的非營利組織。該組織開發了一款免費應用程式,給出一些推薦的問題,並提供了如何錄製、保存和分享與家庭成員的談話的使用說明。同時也有大量日誌應用程式可供選擇。
StoryTerrace公司最近對990名成年人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大約1/3美國人很欽佩父母的成就,但不知道父母如何取得這些成就。對於那些想寫自傳的人,StoryTerrace會給他們推薦寫手。這項調查是在去年11月份進行的,根據調查結果,1/5的受訪者對父親和母親在為人父母之前的經歷一無所知;45%的人在整理照片和家庭財物時,才了解到更多關於父母的資訊,而非透過與父母直接交談。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向留學生免費提供試驗性疫苗,中國公司做法引爭議
|
更多文章
)
老一輩人沒有記錄人生故事的習慣,子女又往往不懂得開口詢問。(JD Mason@Unsplash)
StoryCorps創始人伊賽(David Isay)說,無論一個人與父母的關係多麼複雜,親子關係都是人生中無法繞過的話題。StoryCorps記錄了60萬次家庭成員之間或朋友間的談話,並將記錄的資料保存在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的美國國家民俗中心(American Folklife Center)。
伊賽說,幾乎每個人都會談論他們的父母。「有的人可能已經100歲了,可他們一開口,談論的還是跟父母相關的事情,」他說,「這說明親子關係仍然是首位。」伊賽採訪過自己父親,父親去世後,他聽了幾小時的談話錄音,內心得到了慰藉。
瑞恩24歲時,他的父親死於癌症;兩年後,他的母親死於心臟病。瑞恩說:「那時候我一直以為來日方長。」如今瑞恩已經60歲,在田納西州富蘭克林市(Franklin)從事為企業的首席執行長提供培訓的工作。他從來沒向父母打聽過他們的童年或戀愛故事、母親在伊利諾伊州農場的生活、以及父親作為海軍士兵在硫磺島(Iwo Jima)服役的經歷。
瑞恩說:「我敢肯定,他很年輕的時候就每天目睹死亡。」但是,他的父親羅伯特(Robert)從來沒有談論過這件事。瑞恩記得,在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那天,他和父親一起去墓地把國旗放在老兵墓前。他說:「現在,我只能猜測他當時在想些什麼,我希望能知道他的想法。」
有件事瑞恩從未與父親討論過,成為他揮之不去的心結。高中畢業後,瑞恩進入了美國海軍學院學習,他猜想父親必定為他感到自豪。然而,瑞恩非常想家,他打電話告訴父親說他想離開學校。一個月後,他便退學回家了,父親也沒有強求他回去繼續學業。四年後,父親去世,瑞恩的母親海倫告訴他,父親對他退學的決定感到失望。
「我一直沒弄明白,當時我打了很多次電話,說我想退學,他為什麼不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呢?」他說,「我猜他不想干涉我,因為他覺得我已經成年了,可以自己做決定。」
瑞恩知道自己錯過了與父母溝通的機會,幾年前,他採訪了岳父岳母,並用手機錄下了他們的談話內容。他說:「我們都沒去想餘生還有多少日子。」11個月前,他的岳母去世了。
住在達拉斯的史密斯為自己沒有更多機會了解母親的過去而感到遺憾,她的母親患了阿茲海默氏症。
史密斯的母親比爾登總是選擇性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史密斯說:「她只想跟我講那些她想讓我聽到的事情。」母親患上老年癡呆症之後,有些問題史密斯就無法知道答案了,例如:母親的領導力和氣度一直令人讚賞,但她為什麼如此缺乏自信?「我可以整天讚揚她,可她會說我的溢美之詞都是假的。」史密斯說道。
有一次,母親說自己從來沒有感受到外婆的愛。史密斯問起原因時,母親轉移了話題,史密斯也沒有深究,只是隱約感覺母親不願多說。「我覺得她是想保護我,她知道我有多愛外婆,」她說。母親在晚年與外婆的關係確實親近了許多。
史密斯有三個孩子,她希望為他們找到答案。她說:「我想知道有哪些話不該對孩子們說。」
年輕一輩比較習慣記錄自己的故事,也希望未來跟子女分享。(Alexander Dummer@Unsplash)
母親患上老年癡呆症後,史密斯更認識到坦率和講述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她寫了一本關於照顧老年癡呆症患者的書,書名為《殘缺之美:拼貼起早發型阿茲海默症患者支離破碎的生活》。現在,她保持著每天寫日記的習慣。「我們可以隨手拿起手機記筆記和寫日記,非常方便。我現在這樣做,希望我的孩子們將來能看看我寫的東西。」史密斯說。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向留學生免費提供試驗性疫苗,中國公司做法引爭議
|
更多文章
)
有些父母覺得有必要主動回答孩子沒問出口的問題,讓孩子了解到他們的父母到底是什麼樣的人。42歲的雅各布森(Elizabeth Jacobson)知道母親對她有點過度保護。她記得讀大學時,有次母親開車送她去學校,她下車時忘記拿外套了。第二天,母親又開了四小時的車把外套送過來。住在華盛頓州塔科馬城(Tacoma)的雅格布森說:「我想,別的父母可能不會這樣做吧。」
她從未深究過,也沒問過原因。「我想,『媽媽就是這樣的啊』,」她說。
幾年後,當時25歲左右、已經成家的雅各布森回家探望父母,母親威爾遜(Pat Wilson)第一次向她透露自己以前有過一段婚姻,還生了個兒子,她的前夫在孩子3歲時帶他去看聖誕老人,從此再也沒有回來。她請了一名私人偵探尋找丈夫和兒子,但幾年過後,她最終還是放棄了,決定繼續好好生活下去。當時是1970年代初,網路尚未普及,尋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雅各布森極為震驚。「回家路上我一直在流淚,」她說,「我的心中五味雜陳,所有事情都變得合理了,比如:為什麼母親總是那麼傷心?總是過度保護?」雅各布森多麼希望母親能早點把這件事告訴她。她說:「我想,過去那些年裡,她肯定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情感。」
2016年,威爾遜終於和她的兒子重逢了。威爾遜當時的兒媳通過ancestry.com網站和Facebook找到了她。家人重聚後,威爾遜決定寫一本名為《灰燼之美》的書,並聘請了StoryTerrace的一名寫手幫她執筆。威爾遜說,如果要她親自執筆太難了。
「我想講述自己的故事。這是我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了我養育子女的方式,」現年73歲的威爾遜說。
雅各布森打算等10歲的女兒再長大點就跟她分享這個故事。「我希望她知道過去發生的事情,」她說,「我們要講述自己的故事」。
該問父母什麼問題?
很多人想更深入了解自己的父母,但不知道該問些什麼或如何開口。StoryCorps給了如下一些建議:
講述你的故事
StoryCorps是個致力於口述史的非營利組織,配備行動錄音工作室,能夠讓兩個人錄製40分鐘的談話。人們可以用行動設備下載StoryCorps提供的免費應用程式,記錄和上傳他們的談話內容。
StoryTerrace專注於傳記寫作服務,為人們匹配專業寫手。專業寫手先對客戶進行採訪,寫下其人生故事。價格因客戶的特殊要求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在1900美元到7450美元之間,前者包括4小時訪談和一本55頁-60頁的傳記,後者包括10小時訪談和一本115頁-125頁的傳記。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向留學生免費提供試驗性疫苗,中國公司做法引爭議
|
更多文章
)
加雷斯.托馬斯(Gareth St.John Thomas)所著的《尋找真正的聯繫:如何研究和書寫家庭成員的歷史》(Finding True Connections: How to Learn and Write about a Family Member’s History),內容包含了寫作步驟、指南、100個問題以及後續提示,幫助人們記錄自己的故事,該書定價24.99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