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穆斯林(伊斯蘭教信徒)而言,清真是生活的方式,包含了食衣住行都需符合伊斯蘭的規範;而對非穆斯林來說,清真通常指的是穆斯林能夠食用的食物。清真認證表示產品或服務經過了認證,符合伊斯蘭教義的規範,讓穆斯林有個簡單的方式辨認產品與服務是否能夠食用、使用。
2015年底東協正式成立,成為全球第6大經濟體,總人口數超越歐盟與北美自由貿易聯盟達6億之多,俗語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吃的需求,在東協發展食品事業也變成是許多台灣食品業者致力的目標。由於東協國家中,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口約2億6千萬人,佔東協人口的3分之1,而伊斯蘭教對於食物有著特殊的規範,因此若想在東協發展食品事業,尤其在是信奉伊斯蘭教人口佔全國人口數一半以上的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就一定得了解「清真認證」。

什麼是清真(حلال,Halal)?
對穆斯林(伊斯蘭教信徒)而言,清真是生活的方式,包含了食衣住行都需符合伊斯蘭的規範;而對非穆斯林來說,清真通常指的是穆斯林能夠食用的食物。穆斯林能夠吃什麼呢?伊斯蘭的經典《古蘭經》上記載:「禁止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宰殺的、勒死的、捶死的、 跌死的、觝死的、野獸吃剩的動物,但宰後才死的,仍然可吃。」經文中記載著禁止飲用酒類。簡單的說,穆斯林不能食用豬肉、血液、酒類、驢、鷹及猛獸等特定動物、祭拜過的食物;豬肉以外的禽畜肉類必須以清真宰殺方式處理,海鮮則依教派不同會有不同規範,但皆需清理後再食用,不得直接燒烤烹煮。此外,烹調器具與生產環境都必須是清真食品專用,運輸與儲存的過程也必須與非清真食品分開。
清真認證的目的?
現今的食品產業分工精細,原料來源與製造過程繁複,消費者要自行追蹤所有的環節是否符合清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清真認證是讓認證單位去確認業者所用的原料、設備、廠房、人員等製造有關的一切是否完全符合清真定義的要求,若能夠符合要求者則發給清真認證。穆斯林們就可以利用產品上的清真認證來判斷該食品是否適合穆斯林食用。
除了食品製造業,餐飲及飯店業也能夠申請清真認證
穆斯林的友善旅館依照所能提供的服務範圍,可分為Halal清真規範旅館、穆斯林友善便利旅館,其中Halal清真規範旅館指的是全棟旅館的服務皆能符合清真規範,穆斯林友善便利旅館則依照所能為穆斯林提供的空間、飲食與設備等服務項目的內容分為A、B、C級。
餐飲業的清真認證則是表示該餐廳的食材、調味料、製作過程,廚房、餐具、用餐環境、儲藏空間、器據設備、人員訓練等皆符合伊斯蘭教法之規定,能夠讓穆斯林放心食用。 (相關報導: 穆斯林開齋節到了!台北車站將湧入5萬人潮 | 更多文章 )
清真認證是由誰來認證?
清真認證在不同的國家是由不同的單位認證,台灣目前則是由台灣清真產業品質保證推廣協會(THIDA)、台北清真寺、中國回教協會共同執行清真認證的相關業務。而馬來西亞是由政府單位伊斯蘭事務發展部(Jabatan Kamajuan Islam Malaysia,JAKIM)認證,印尼則是由印尼全國宗教學者會議(Majelis Ulama Indonesia,MUI)驗證。目前國內有認證機構已取得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地的認證機構認可,在國內取得清真認證,出口至上述國家時也同樣有清真認證的效力。需要注意的是,印尼規劃2019年時將實施統一由印尼官方認證機構所許可的認證,屆時需取得官方認證才能視為是清真認證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