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俐觀點:指揮官們防疫勞苦有功,但耍賴說謊的行政責任仍該嚴格對待

陳時中指揮官是好人,不管出了甚麼問題,沒有人受過處分,甚至口頭警告也是淡淡的,但這也是鄉愿。(資料照,柯承惠攝)

「醫生,疫情好可怕,死了好幾千人。」

「疫情是很可怕,但是百年一次的大瘟疫,台灣的死亡人數真的不多,我們其實該慶幸。」

1918年流感大流行(也被稱為西班牙流感),是於1918年1月至1920年4月間爆發的,造成當時世界人口約4分之1(5億人)感染,大約造成了全球2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台灣呢?請參看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顧雅文、張隆志 在〈世紀之疫—重訪百年前的臺灣流感〉一文中的考證。

20220713-世紀之疫—重訪百年前的臺灣流感考證。(作者提供)
世紀之疫—重訪百年前的臺灣流感考證。(作者提供)
20220713-不同調查系統得出的流感罹患與死亡情形01。(作者提供)
不同調查系統得出的流感罹患與死亡情形。(作者提供)
20220713-不同調查系統得出的流感罹患與死亡情形02。(作者提供)
不同調查系統得出的流感罹患與死亡情形02。(作者提供)

台灣當時人口約360萬,約是現在的6分之1,但第一波加第二波死亡了快5萬人,如果是現在人口比率來看,約30萬人。韓國這次COVID疫情死亡人數約2萬4600人,按人口換算,其實跟台灣應該不會有甚麼差距。倒是新加坡的數字不到1500人,真的厲害,不過我覺得那種帶著威權的國家,判定上可能較為嚴格一些,數字上就少一點。不像台灣,只要病人確診,即使明知跟COVID無關,依然判定在確診的死亡總數裡。

有人會說,在那個年代醫療很不發達,當然死的人很多,現在不應該死人。是這樣嗎?其實台灣中重症的死亡比率相當高,即使有了新的治療用藥。根據統計台灣1月1日至7月9日死亡人數6771人,中重症人數1萬8060人,死亡人數、中重症人數高達37.5%,其中絕大多數是沒施打疫苗,本身有嚴重慢性疾病,以及年老者。所以這一次的疫情,疫苗的施打應該真的大大幫助降低了死亡的人數,否則5至10萬人可能跑不了。

但是在這個風聲鶴唳的2年多裡,不能不為我們的行政體系說些話,也衷心感謝很多人的辛勞付出。很多的猜測跟批評其實真的是太過了,如黑數,真的民進黨政府可以虛報、謊報嗎?民眾的逃避篩檢、要求居家隔離、不通報快篩,其實才是最大的問題。

疫情變化迅速,台中市府經發局提醒各企業按中央防疫規範採取新措施,並落實通報機制。(圖/台中市政府)
個案從確診到通報,都有一定的SOP。身為醫療體系的一分子,我都不知道是要怎樣長久隱藏染疫人數?真要隱藏真相,那非得要極權政府才有本事。(資料照,台中市政府)

這真的是個會隱瞞疫情的政府嗎?這是一個能掩藏通報的時代嗎?

個案從確診到通報,都有一定的SOP,從採檢跟醫院端、地方衛生局,疾管署,到中央指揮中心端,層層通報,是要怎樣隱藏黑數?隱藏被發現的風險有多大?誰會倒楣?身為醫療體系的一分子,我都不知道是要怎樣長久隱藏染疫人數?真要隱藏真相,那非得要極權政府才有本事。

問題在這樣一個民主的社會,電視台SNG車無處不在,大家手機都有錄音錄影功能的時代,為何台灣還有很多人會告訴我,政府其實隱藏了很多黑數,實際感染人口多很多呢?好了,今年到7月9日,有超過400萬人感染,幾近台灣人口的20%,我們也知道很多無症狀者沒作篩檢,輕症者為了工作,或行動自由而不想通報,這些再加一加,台灣確診人數應該至少要在600至800萬左右;那政府掩蓋了多少確診?還需要掩蓋嗎?

心中有了顏色多少會扭曲了是非,當了長官,多少也會掩護部屬,保護長官。但是藍色的縣市首長,要不要出來講一下,綠色的中央政府是否掩蓋染疫人數呢?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彼此互相信任的社會,放任不理性、沒道理的流言四處散布,藍色的縣市首長出面澄清是一種責任。 (相關報導: 民進黨今將正式提名陳時中選北市 國民黨列「10大不負責事件」痛批落跑 更多文章

中央、各縣市防疫指揮官其實都作得很好,值得大家的掌聲與感謝

這一次不管是中央,或各縣市防疫指揮官,這麼多時日來的辛勞、戒慎、努力,是我們可以一路平安,社會能盡量正常運作,很重要的力量。什麼幾百、幾千條人命陳時中要擔起來,是他的罪過,這真的是太過了,期待百年大疫不死人嗎?就像這次新北市幼童送醫延誤的事,也不能說就是侯友宜市長的責任,他不應該競選連任市長。

20220708-Novavax疫苗。(顏麟宇攝)
疫苗當初的採買,加上預設的500萬隻國產疫苗,只能剛剛好,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行政疏失、決策錯誤。(資料照,顏麟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