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排解負面情緒?不斷提醒「我可以信任自己!」8種正念態度幫你做好情緒管理

呼吸是一種很棒提醒我們「放手」的方式,因為每次深吸一口氣,我們都需要把它呼出來才能進行下一次呼吸。(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在做心理諮詢的時候,我總會在問情緒相關的問題時遇到很多困難。讓我很驚訝的是,人們對於情緒的概念很模糊,無論是情緒從哪裡來,還是當被情緒折磨時自己應該做什麼。

和情緒打交道是一件非常挑戰的事情,特別是那些讓我們產生負面感受的情緒。

我常常會鼓勵對方把他們的創傷描述出來,以及把創傷關聯負面情緒例如焦慮,憂鬱,緊張和恐懼給宣洩出來,可很多人給我的答案卻是「那件事情太難過了,我不想說。」或者「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再提起沒意思。」

人們總是傾向於壓抑過去與創傷相關的悲傷的回憶,想法或者感情,企圖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埋葬自己那些關於創傷的負面情緒。但若把人的內心比喻做一個閣樓,這些負面和被壓抑的記憶就如同舊的編織袋和垃圾,經過多年的累積後,讓你的心裡雜亂不堪,從而潛移默化地左右人的情緒,約束人的行為。

學會管理和掌控自我情緒可以算是一個人生課題,若人可以認識到自己被很多情緒問題困擾,就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大步。

(示意圖非本人/pakutaso)
意識到問題是好的開始。(示意圖非本人/pakutaso

情緒控制能力的培養可以從認識情緒開始,慢慢過渡到在「不壓抑」、「不排斥」以及「不糾纏」的前提下管理情緒。情緒並非靜態,所以聚焦於當下此時此刻培養對情緒變化的覺知、認知、以及駕馭是非常有益的。而要實現上述目的,「正念練習」是非常重要的途徑之一。

「正念」二字最初來源於巴利文,它是兩個詞的組合:Sati(意識)與Samprajanya(明確的理解)。根據「正念減壓療法」創始人,當代主流醫療界、心理學界高度認可的世界級科學家和冥想導師Kabat-Zin博士的定義,正念是:

「當我們對此時此刻有意的,不加評判的注意的時候,所湧現起來的,增強了的那份覺知。」

這份「當下覺知」的缺失,正是我們壓力與情緒的來源之一。例如:

1、此刻你正在走路,但你卻還在回憶前些天和另一半吵架的不愉快,走著走著卻發現自己迷路。2、此刻你正在開車,卻還回憶著上班工作被領導批評的事情,不小心錯過了路口。3、此刻你在考試做題,卻一直在擔心自己考不好怎麼辦,最終由於過度緊張而沒發揮好。

很多時候我們的身體存在於當下,可內心和思緒卻一直沉浸在對將來的擔憂或者過去事情所造成的情緒中。

「若我們對當下所發生之事的知覺減少,會不可避免的造成一些無意識或者自動發出的行為。而引導這些行為的則是我們心底深深的恐懼與不安(等負面情緒。)」Dr. Kabat-Zinn說。

再拿上面的例子舉例,試聯想那個開車時候想工作挨罵的人回到家,若被家人抱怨回家晚了,他的不安情緒很可能會再次被激發,若缺乏對當下情況認知和自我情緒的控制,他很可能會情緒如洪水洩閘,說出很多傷害家人的話。 (相關報導: 個性不合離婚,還能破鏡重圓?他:電扇壞掉不一定要丟,只是現代人都嫌送修麻煩 更多文章

精神病理學上認為人們在很多時候無意識所做出的很多失控行為都與過去經歷所造成的「瞬間侵入」性情緒和思想有關,若人缺乏對這種基於過去所衍生的負面情緒的認知,自悟和控制能力,最終會被這些負面的情緒導向至精神深淵,產生憤怒,焦慮,恐懼或者其他的心理疾病。